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离开云南罗平后,遇要挟渡江人,再遇旅店勒索客人。虽说遇人不淑,可这沿途幽静美丽,还有坡头甸那天然屏障,让村庄与世隔绝,都令他惊奇赞叹。
(公元1638年)八月二十五,天亮后,雨下一阵停一阵,旅店主妇很迟才找柴做饭,导致徐霞客和顾仆出门很晚。
他们向东攀登山岭。江水从北向南流,两岸悬崖峭壁,西边崖壁上有一线小路下到江边,东边崖壁上有一片空隙可供居住,南边大山横列,江水自此转向西流入峡谷,有条小河从东边峡谷流来注入江水,西崖南因江水限制毫无余地。
据《一统志》所说,这里是步雄地域,属于贵州省普安州。
他们翻山越岭走了三里,峡谷又深又窄,呈东西走向。道路顺着北边山岭的南面走,他们走了五里,北山忽然像被从中切断,如深坑般陷落,涓涓细流顺着石底从北泻入南峡。道路转朝北下,他们经过悬空的岩石,穿越倾斜的山崖,下到石底。他们踩着细流往南,顺着石缝攀援,登上东崖。他们从石底向北眺望,断崖从中剖开,对峙间只能见到一线天,在这异常罕见的狭窄之境,两边千仞山崖各自耸立,丛林翠竹、云披雾绕,瀑布飞流、水花四溅,极幽深险要。
他们登上东崖,顺着北岭往东走了七里,道路南有山峰拔地而起,山峰没有沿山坞向南延伸,而是突然穿向北边山坳。阵雨不时地下,风紧雨急,路上没有别的行人,山深路静,连带着树影与溪声,都有了灵幻之气。
他们越过山脊,向南转,翻越山冈,走了四里,一条岔道伸向东南,一条岔道一直向北。顾仆朝东南快步走了两里,见数十户家人居住在北山坞中。徐霞客感到有些奇怪,忙过去询问,原来大路在北面的大山背后,这里的山中居民都是锣锣。他们见到生人无所适从,其中有懂汉语的,徐霞客询问得知这里叫坡头甸,去黄草坝还有五十里,到北边大路不到一里。原来坡头甸背后有大山,是北面排列最高的山,环抱着坡头甸往南延伸,导致这里与世隔绝,恍若无人之境。
他们顺着村民指的路走,果然一里后就到了大路。他们顺着大路,沿着大山往北攀登。北面山坞很深、很开阔,阴霆散开,树木稀少,茅草浓密遍布山谷,寂静无声,没有一片田地、半间房屋。
他们绕着大山走了十一里,来到柳树村,有两三户人家住在北面冈上。雨仍然不停,他们停下来烧水吃饭,当晚就住在柳树村。
这里的人都讲汉语,不是锣锣。留他们住宿的老人姓陈,家里很穷却能厚待客人,一见面,他就点燃柴块,烘他们烤湿淋淋的衣服。虽然吃饭无盐,睡卧无草,但十分愉快。
徐霞客这一路,遇到的好人还是多数。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