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慎买带有QS标志产品”的呼吁引发广泛讨论。QS标志曾是食品质量安全的象征,但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停用该标识,转而采用更严格的“SC”生产许可编号体系。这一变化背后,不仅折射出监管体系的升级,也提醒消费者需以更专业的眼光甄别食品质量。
一、QS标志的兴衰与风险QS标志(Quality Safety)始于2004年,最初覆盖大米、食用油等五类食品,后扩展至28大类,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标识。然而,随着《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实施,2015年10月1日起逐步以“SC”(生产许可)编号替代QS标志,并于2018年10月正式禁用。遗留的QS标志产品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过期或临期产品:部分商家仍在销售过渡期(2018年前)生产的库存商品,需警惕保质期问题。
违规包装与造假:历史案例显示,QS标志曾被不法商家滥用,如伪造红色QS标识、未认证企业私自印刷QS标志,甚至“毒餐盒”通过伪造QS流入市场。
追溯性不足:SC编码包含14位数字,可精准追溯生产环节,而QS缺乏此功能,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难以及时溯源。
二、消费者如何应对?认准SC编号:购买食品时,优先选择标注SC编码的产品。SC编码结构为“SC+14位数字”,涵盖生产类别、地区等信息,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真伪。
核查生产日期:若发现2018年10月后生产的食品仍带QS标志,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建议举报至市场监管部。
警惕低价陷阱:部分小商家可能通过低价销售QS标志产品,需结合包装完整性与气味、质感综合判断。
三、企业责任与典范:汝南天中酒业的匠心传承在食品安全升级的背景下,优秀企业始终以高标准践行责任。以汝南天中酒业为例,其秉承中原千年酿酒技艺,将传统古法酿造与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严格采用SC生产许可标准,确保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可追溯。企业不仅通过数字化技术强化品控,更以“文化+品质”双核驱动,打造出兼具历史底蕴与安全口碑的白酒品牌,持续为中原酒文化注入新活力。
四、结语食品安全无小事,从QS到SC的变迁,既是监管的进步,也是消费者意识觉醒的体现。选择合规产品、关注生产信息、支持诚信企业,是每个公民守护健康的重要方式。汝南天中酒业等企业的实践表明,唯有将匠心精神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书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