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 大规模进行灭佛的皇帝,一共有四个,他们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五代时期的周世宗柴荣,史称“三武一宗”,而唐朝唐武宗的灭佛运动是唯一一次在大一统政权下进行的灭佛运动,
对佛教的打击也最为彻底,导致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此次灭佛运动,拆毁寺庙4600余座,没收寺庙土地数千万亩,强迫僧尼还俗26万多人,释放寺院奴婢15万多人,解除依附寺庙的良人50多万。寺院金银、铜像、铜器全部没收充公,要知道在唐朝时,佛教俨然以“国教”的姿态,在世俗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然而唐武宗却发动了大规模拆毁佛寺和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运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唐武宗不顾代价的发动灭佛运动呢?
其实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在于佛教在当时已经动摇他的统治根基。在封建社会,一个统治者突然极端,多半是这个东西让他有危机感了,。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清以后八股取士,而在当时,佛教的发展显然已经越过宗教的底线,严重危急了皇帝的统治以及社会安定。
在唐武宗时期,国家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频繁爆发的战争,让当时唐朝的国库,常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可与之相反的是,佛教集团却日益富足,寺庙通过贵族豪强的大量捐赠,以及土地兼并,得到许多地产,
如此多的地产,寺庙僧侣自然是无力耕种的,于是他们雇佣许多佃户,替他们进行耕种,这就使得大量劳动力挂靠在寺庙名下。
并且随着寺庙经济的发展,他们甚至缔造出自己的金融体系,许多寺院都从事借贷业务,有的甚至以慈善募捐大肆收费敛财。更让统治者气愤的是,因为大唐的律令规定出家人无需向国家交税和服兵役,因此导致很多人就钻了这个空子,大批贵族与富豪将自己的田庄,挂到了寺院名下,以借此来逃避纳税的义务,大批的人为了逃避服兵役,当起了假和尚。
这些寺庙,一不交税,二不服役,不帮忙就算了,还拖后腿,所以才引发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会昌灭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