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工7年守望无职,1975年致信毛主席,朱老总:我替你转交

风华评过去 2024-08-29 16:28:37

1975年夏天,北京某处僻静的四合院里,一位75岁的老人正伏案写信。他神情专注,时而停笔沉思,时而快速书写。这位老人就是何长工,一个曾经为中国革命奋斗一生的老同志。此刻,他正在给毛泽东主席写一封请求重返工作岗位的信。

何长工,这个名字在中国革命史上并不算太响亮。但他的经历,堪称传奇。这哥们儿原名叫何坤,1900年出生在湖南华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穷,但小何不认命,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在学校里,他接触到了共产党的思想,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何坤因为共产党员身份暴露,被湖南军阀悬赏通缉。这小子机灵,赶紧溜到武汉避难。在那儿,他遇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听说他被通缉,就说:"兄弟,你这名字不能用了,得换一个。"何坤一拍大腿:"好主意!那就麻烦毛委员给我想个名字呗。"毛泽东想了想,说:"你不是在长辛店干过工?就叫'长工'吧,寓意你能为革命当一辈子长工。"何坤一听,乐了:"好名字!从今天起,我就叫何长工了。"就这样,何长工这个名字跟了他一辈子。

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何长工被任命为卫生队的党代表。可没过多久,毛泽东就给他安排了个特殊任务。

毛泽东神神秘秘地对何长工说:"长工啊,组织上有个任务交给你。你去联系湖南省委和南昌起义的部队,能完成吗?"

何长工一听,直挠头:"这任务也太难了吧?我们连交通线都没有,上哪儿去找啊?"

毛泽东拍拍他的肩膀:"没事,你就装成逃兵。要是被人问起,就说受不了艰苦的部队生活,跑出来的。记住啊,你是白皮红心!"何长工一听,眼睛一亮:"高,实在是高!我这就去办。"

就这样,何长工开始了他的"逃兵"之旅。一路上,他装得可像了。碰到敌人盘查,就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抱怨部队生活有多艰苦。敌人被他忽悠得团团转,还给他开了张路条。

有了这张"护身符",何长工一路畅通无阻,终于到了长沙。在那儿,他联系上了湖南省委,完成了任务的第一步。联系上湖南省委后,何长工的下一个目标是寻找南昌起义的部队。这可不是件容易事。

何长工辗转来到广州,在那儿碰到了一个老同学。这位老同学告诉他,南昌起义部队可能在三河坝一带活动。

何长工一听,立马精神了:"有线索就好办了!"他马上动身前往韶关。到了那儿,何长工可有意思了。他穿上一身大衣,脚踩黄皮靴,活脱脱一个阔少爷。就凭这身行头,他轻松通过了好几道岗哨。

可是,越接近朱德的防区,盘查越严。终于,何长工被抓了。他被带到朱德的司令部。朱德一看这打扮,差点没笑出来:"哪来的洋鬼子?"何长工一五一十地把情况说了。朱德这才相信了他的身份。

就这样,何长工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为红军两支部队的会师铺平了道路。时光飞逝,一晃眼到了1975年。

这一年,已经离开工作岗位7年的何长工坐不住了。他觉得自己还能为革命做点事,于是给毛泽东写了封信,请求复出工作。何长工找到朱德,请他帮忙转交这封信。朱德拿着信,笑着说:"行,我替你转交。不过你也别着急,慢慢等着吧。"

没想到,毛泽东很快就批准了何长工的请求。考虑到何长工曾经当过抗大和红军学校的校长,毛泽东让他回去干老本行,当了军政大学的副校长。就这样,75岁的何长工又一次投入到了工作中。他这一干,又是12年。直到1987年12月29日,87岁的何长工因病去世。

何长工,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谍战片。他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参与者。在当今社会,我们或许不需要像何长工那样去冒险,但他那种为理想奋斗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追求,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抛弃。

何长工75岁还要求复出工作,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敬佩。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无论你多大年纪,只要还有追求,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

16 阅读:8034
评论列表
  • Jason 22
    2024-09-03 12:17

    这哥们?小编先学学礼貌再来发文章吧。

  • 盛翀 14
    2024-10-08 00:30

    关键时刻做了错事!教员还是很大度的!

  • 2024-09-20 17:51

    对革命先烈一点都不尊重。胡言乱语,随意调侃。

  • 2024-11-19 12:47

    支持张国焘的人,主席很宽容他了!

  • 2024-10-11 20:45

    一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