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曾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则是英国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受前几届政府对华错误路线影响,英国不仅半点好处没捞着,反而经济发展陷入迟缓。
直到英国现任首相斯塔默上台后,开始有意修复与中国的关系,调转前几任政府的对华路线,频繁向中国抛出橄榄枝,中英关系才有所回暖。
这次财政大臣里夫斯访华的成功,也为2025年中英关系开了个好头!

政治关系
中英政治关系经历了起伏和调整,但双方都认识到稳定互惠的关系对两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性。尽管英国对华政策在某些方面受到美国影响,但斯塔默政府上台后,表现出与之前保守党政府不同的态度,主动与中国联系,显示出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
中方希望与英方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中英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要英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并妥善处理中英之间的分歧,两国关系和合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文化交流
中英两国在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合作。英国是较早同中国开展教育合作交流和接收中国留学生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2020年,英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第一大海外去向国。中国在英华侨华人逾70万,也已逐步发展为推动中英两国民间交往的重要力量。
双方在人文领域建立了高级别交流机制,在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留学进修等方面开展多元合作。这些交流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合作
中英两国在经济合作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互补性。近年来,中英货物贸易额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美元,双向直接投资存量逾500亿美元。英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了今年的北京服贸会,55家英国企业参加了第六届进博会。
两国在金融、贸易、投资、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广泛领域有着加强互利合作的巨大空间。特别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中国合作有助于英国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双方企业还可以探讨开展更多三方合作。

贸易关系
中英贸易关系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多次波动,但总体上仍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英国共出口约70万辆汽车,其中7%销往中国,而60%出口到欧盟。
英国不打算效仿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因为英国企业尚未提出需要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调查的投诉。加入CPTPP有望为英国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预计每年为英国带来20亿英镑的经济增量。务实且可预测的中英关系有利于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技术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英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英国的大学在过渡到净零排放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沿。
这为双方携手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英国政府完全致力于向零排放汽车过渡,并承诺到2035年逐步淘汰所有新的非零排放汽车和货车的销售。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英国,不仅降低了电动汽车价格,还鼓励了行业创新,实现了消费者和汽车行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