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德国等欧洲国家一直强调要实现“战略自主”,避免过于依赖美国,但是自从俄乌冲突发生之后,欧洲还是迅速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在与美国一同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后,欧洲出现能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加剧等各种问题,而美国则借机扩大在欧能源市场份额,不断以更高的价格对欧出口天然气。
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意味着欧洲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也在持续飙升,这导致许多企业不得不削减产量,甚至直接宣布停产。为了压缩成本,一些企业已经决定缩减在欧投资,将更多资金投入在美国的生产。也就是说,如今有不少资本正在流出欧洲,而这些流出的资本正在流向美国,这相当于是在一步步将欧洲推入“去工业化”的深渊。面对上述情况,作为欧盟“两大领头羊”的法德彻底被逼急了。
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公开抨击美国比国内高四倍的价格将天然气出口至欧洲,而德国政府方面也暗指美国趁机对欧出口价格高昂的天然气。另外,日前法德领导人在巴黎举行会晤时,均表示美国所谓《通胀削减法案》是在扭曲市场,想要趁机吸引欧洲等地的企业进入美国。
该法案实质上是一项补贴计划,呼吁采取更多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加大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为此,该份法案规定,未来美国政府将为本土电动车企业发展提供高额补贴,但是必须要整车在北美组装才能够获得补贴资格。该条规定相当于是在吸引更多电动车企业前往美国发展,此举引起欧盟强烈不满。
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明确表示,接下来应该给予购买原产于欧盟的电动汽车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他还透露,为了回应美国,法国将在2024年推出补贴计划,让更多收入较低的家庭可以通过分期的方式购入电动车。
有美国媒体认为,除了法国采取措施回应美国之外,德国也会通过实际行动反击美国的新法案,因为美国该法案会对德国汽车行业造成重大冲击。
事实上,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修复美欧关系。但是拜登政府依旧奉行“美国事事优先”,始终将本国利益凌驾于盟友利益之上,甚至要求盟友通过牺牲本国利益来为美国服务,这种做法势必会导致美欧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