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11月2日,江西景德镇,栗女士称7岁女儿回家途中被一名男孩尾随进电梯。监控视频显示,男孩电梯内将小女孩捂嘴控制抱走。栗女士称男孩一个手捂着女儿的嘴巴,另一只手掐着脖子。女儿就有点窒息,当时晕了一下,然后几秒钟就醒了。男孩抱着女儿走出单元门后刚好有人路过,女儿又哭,男孩就害怕就给她放下来了。
报警后,男孩因为未成年,很快就被放出来了。现在女儿不爱讲话,晚上会做噩梦。辖区表示,公安机关已对该事件进行处理,涉事男孩已受到处罚。
这起事件的迅速曝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许多网友纷纷质疑,为何未成年人能如此肆无忌惮地犯罪?他们认为,警察不应因犯罪嫌疑人未成年就放弃追究其刑事责任。有网友提议,应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对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加重处罚,并将未成年人侵害他人的行为按成年人法律进行处罚,以此来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
此外,网友们还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效果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部法律更应该保护的是受害者而非施暴者。
更有网友激进地呼吁,对于任何犯罪行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依法严惩。特别是对于手段残忍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判处死刑。
根据最高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为54954人、73998人、78467人。
一年后,数字攀升到9.7万人,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值。 2024年3月1日,最高检副检察长宫鸣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数字时表示,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趋势。
不过,绝对数值的上涨并不一定能反映未成年犯罪的全面情况。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司法研究院院长高维俭提醒,只有以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探究清楚未成年人犯罪背后多层次的原因,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数据及变化规律,公众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仇恨和恐惧”。
2024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为最高法)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对于学生欺凌和校园纠纷、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提出要求。
有声音指出,《意见》针对未成年人恶性案件措辞严厉,似乎是从严判决恶性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信号。不过,在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王贞会眼中,多年以来贯穿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工作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依然没有动摇。
而邯郸13岁初中生被同班同学打死事件成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舆论标志性事件。案件惊动最高检,3名杀人孩子经审查后被依法核准追诉。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三名初中生长期霸凌同班同学,并于3月10日将其杀害并埋尸在废弃蔬菜大棚内。案发后,当地公安部门迅速将3名嫌疑人抓获。
由于3人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在公安机关完成案件侦办后,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三名嫌疑人核准追诉。
正义没有迟到!后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待三人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总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也不能例外,受法律保护更要接受法律的约束,年龄不是免罪金牌,也不是犯罪的挡箭牌。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是当前主流舆论达成的共识。没有人可以逍遥法外,希望邯郸这起案件能够推动相关法律条文的修订,加大未成年人犯罪惩治力度,让悲剧不再发生。
同样地,针对景德镇这起事件,仅仅对涉事男孩进行批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让他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汲取教训,避免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家长也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避免过度溺爱导致孩子走上歧途。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也反映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对于这起事件,我们期待法律能够给予公正的裁决,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赔偿和精神安慰,同时也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和教育。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所有信息、观点和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媒体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或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若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务必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