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的2个原型人物,你知道吗?

历史读书页 2024-08-22 21:12:41

看过小说、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其中有一位名叫邬思道的师爷堪称神人,精准预测了康熙晚年的政治形势,帮助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夺得了皇位,最后又设计让自己全身而退,躲过了雍正的清算,避免了“鸟尽弓藏”的结局。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邬思道是否有其原型呢?的确存在,而且源头有两个,不过其中一个大概率存在,另一个可能也是杜撰出来的,你了解吗?

众所周知,康熙晚年曾经两次废黜太子胤礽之位,这也引发了多位阿哥之间相互争权夺利,最后的赢家是老四胤禛。而根据《文献丛编》等记载,雍正在登基之前的确有一位帮助其出谋划策夺嫡的人,他的名字叫戴铎。

根据雍正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的上谕,雍正曾明确指出:“沈竹、戴铎乃朕藩邸旧人。”然而次年八月三十日又说:“巴海、戴铎、沈竹皆八阿哥属下之人。”这是为何呢?

原来,根据史学家考证,这个戴铎曾经参与了四阿哥的夺嫡并立下了许多不可告人的功劳,然而雍正在即位后与这些旧人们关系决裂,最终戴铎因为种种原因被处决,而雍正也决定与其撇清关系,于是便将其归于“八爷党”行列。

从现有资料看,戴铎应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无误,也的确参与过雍正上位前的一系列明争暗斗,然而却未能善终,但邬思道的另一个原型——“邬先生”就未必了。

清代末期,一位名叫李岳瑞的文人创作了一本笔记小说,名为《春冰室野乘》,当中就提及了一位“邬先生”的事迹。

据该书记载,这位邬先生是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师爷,为其代笔写密折弹劾隆科多而得到恩宠,致使其“宠遇日隆”,不过两人后来闹掰,直接导致田文镜的奏折不合上意,于是他不得不又将这位师爷请了回来,后来雍正得知此事后也在给田文镜奏折写:“朕安好,邬先生安否?”

得到皇帝重视后,邬思道的身价水涨船高,各路官员纷纷希望聘用他,但此人却不知所踪,李岳瑞最后写道:“或言邬先生已被召入禁中矣。”也就是听说去给雍正办事去了。

然而且不说《春冰室野乘》本就是本小说,可信度极低,而且邬先生的故事漏洞百出,既不符合当时的官场规矩,也与田文镜的发迹史不符,而且没头没尾、未有出处,所以普遍认为这大概率是李岳瑞在《国风报》上赚稿费而杂糅一些民间传说后写的内容罢了。

目前看来,《雍正王朝》的原著作者二月河先生应该是有看过《春冰室野乘》,所以才以此为借鉴杜撰出了邬思道这样一个角色,不过“邬先生”只能算是灵感来源,但称不上是“历史原型”,毕竟历史上也大概率没有这么一位人物。

至于邬思道的“思道”应该是二月河原创,“邬思道”大概是“吾(我)思道”的意思,正如许多网友所说的,这个形象大概就代表了雍正本人的内心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