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SU7Ultra登顶上海国际赛车场"全球最速四门量产车"的视频,展现国产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突破。然而评论区一则关于"SU7被列入风险车型"的传言引发关注,王化以"主动送人头给法务加业绩"的犀利回应,将公众视线引向一场关于技术真相与网络谣言的攻防战。
一场超速驾驶引发的技术误解
根据小米汽车2月9日发布的官方声明,本次事故发生于2025年1月30日(注:原文时间疑为笔误,应为2024年),地点位于淮安盱眙某乡村公路。经后台数据调取与现场勘察证实,驾驶员以约70km/h的车速通过限速20km/h的破损路面时,右后轮撞击凹坑边缘,导致轮胎爆裂、轮毂变形。在持续冲击下,悬架摆臂因外力过载断裂,空气弹簧滑出,最终车辆滑行受损。
这一过程经工程团队现场复现验证:当车辆以超过路面承载极限的速度通过破损区域时,轮胎与路肩的瞬间冲击力高达正常工况的3倍以上,远超悬架系统的设计冗余。小米汽车研究院负责人指出:"任何机械结构都有物理极限,如同百米冲刺时踩中深坑必然扭伤脚踝,这与产品质量无关,而是力学规律的客观体现。"
三重证据链破除"断轴"谣言
为彻底澄清事实,小米技术团队构建了完整的证据闭环。根据EDR(事件数据记录器)显示撞击瞬间纵向加速度达1.2g,横向加速度0.8g,远超日常驾驶阈值。而断裂摆臂断面呈现典型脆性断裂特征,与设计验证中的塑性变形模式存在本质差异。
正如王化在微博所言:"用镜头记录巅峰性能,用数据还原事故真相,用法律捍卫创新尊严——这就是小米作为科技企业给出的完整答案。"这场由超速驾驶引发的技术误解风波,最终以小米汽车提供的三重证据链为支点,成功破除了“断轴”谣言,也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建设树立了典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的更加开放,相信消费者将能更加理性地看待产品性能与安全,共同推动智能出行领域的健康发展。
这要是上高速,应该可以火化了。
还是法务部厉害👍👍👍👍👍👍
以后可得想清楚吃大米还是小米[得瑟][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