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江东第一谋士,也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他是三国中贡献最大的幕后英雄,也是存在感最低的顶级战略家。他文能安邦,武能退敌,一策成就东吴霸业,一谋奠定三国格局。他就是赤壁之战的幕后总导演——鲁肃。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臣似雨,猛将如云。然而,在众多璀璨夺目的人物中,有一位存在感极低的英雄,他就是鲁肃。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鲁肃被描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始终以一种老实本分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鲁肃却是一个豪侠之士,他文能安邦,武能退敌,更是一个顶级的战略大师。他对东吴军事外交战略的形成,乃至孙权的帝业蓝图,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期东吴杰出将领、卓越战略家、出色外交家,孙权帐下的首席谋臣。
公元172年,熹平元年。鲁肃出生在临淮东城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不幸的是,鲁肃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长大。家境的优渥使鲁肃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得以在经史典籍中汲取智慧,培养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时势的判断力。
长大后的鲁肃,绝非小说《三国演义》中文弱书生的形象。史书中记载的鲁肃,身材魁梧,性格豪放,喜爱读书与骑射,孔武有力。《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记载:“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 这样一位身材魁梧、有勇有谋、箭法精准、力道惊人的男子,绝非是一个文弱书生。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腐朽黑暗的东汉王朝土崩瓦解,名存实亡。接下来的几十年,群雄四起,各地割据势力不断扩大,战乱不断,天灾人祸导致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能活下去,就是一种奢侈了。
此时的鲁肃,并未沉浸于自家的富贵安逸,反而心怀天下,有着济世安民的远大抱负。他大量施舍钱财,变卖田产,一方面救济穷人,另一方面结交有志之士。因此,鲁肃深受乡民的拥戴,在当地的口碑很好。《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鲁肃与周瑜的相识相知,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周瑜担任居巢长,因军中缺粮,听闻鲁肃之名后,便率几百人前来拜访,希望得到鲁肃的援助。鲁肃家有两个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他毫不犹豫地给了周瑜一仓粮食。周瑜虽听说鲁肃慷慨,却未料到他如此豪爽,这份气度让周瑜大为折服,二人当即相交,成为挚友。《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鲁肃的慷慨大方,使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他日后成为出色的外交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鲁肃生活的东城,当时是袁术的辖地。鲁肃的名声也传到了袁术那里,于是袁术任命鲁肃为东城县长。鲁肃当了一段时间的东城县长后,发现袁术目无纲纪,法度废弛,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不久,鲁肃就去居巢投靠了周瑜。《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周瑜东渡长江,前去投奔孙策,鲁肃把家留在曲阿,自己跟随周瑜去了吴郡。鲁肃见到孙策后,孙策也很赏识他,但由于当时孙策身边旧臣重臣太多,年轻的鲁肃很难崭露头角,因此鲁肃并没有得到孙策的重用。
后来,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回到东城办理丧事。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在孙策那儿没有得到重用的鲁肃,办理完祖母的丧事后,准备到曲阿接上母亲,另投他人。恰巧此时孙策被杀,孙策的弟弟孙权接替政权。周瑜抢先一步,把鲁肃的母亲接到吴郡,鲁肃去吴郡见周瑜,把自己的打算对周瑜说了。
孙策死后,江东形势十分混乱,可谓是内忧外患。
首先,孙策去世时,江东并未完全平定,内部人心不稳。孙策虽然以武力敲开了江东的大门,但与江东世族的关系紧张。孙策屠戮庐江太守陆康及其家族,进一步激化了与江东世族的矛盾。再加上部分孙氏宗亲和江东臣僚蠢蠢欲动,试图篡夺孙权的权力。可以说孙权接手的是一个未完全稳固的政权,面临着来自江东世族的抵抗和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孙策去世时,北方的曹操已经打败袁绍,意图南下统一中国,这对江东政权构成了外部威胁?。此外,江东境内的山越民族屡次反叛,边境的李术也意图造反自立,这些都是江东政权面临的外部和内部危险?。
孙权接替孙策后,靠着周瑜等人的全力支撑才逐渐稳住局面,此刻正是用人之时,周瑜当然不能把鲁肃这个人才放走。在周瑜的劝说下,鲁肃放弃了另投他人的念头。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并且建议孙权应该多方寻找鲁肃这样的人才,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这样方能成就大业。《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在周瑜的推荐下,孙权约见鲁肃,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待众人离去后,孙权单独留下鲁肃,合榻对饮,边喝边聊,向鲁肃问策。这便是历史上与 “隆中对” 齐名的 “榻上策”。
鲁肃敏锐地分析天下大势,指出汉室已经如大厦将倾,无法再恢复往日的兴盛,而曹操的势力正如日中天,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消灭。因此,孙权不应该再将希望寄托于辅佐汉室,成就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而应该有更长远的战略规划。
基于对当时形势的判断,鲁肃建议孙权立足江东,巩固统治地位,发展经济与军事力量,等待天下局势变化。彼时北方的曹操与袁绍正在进行官渡之战,胜负未分,无暇顾及南方,这为孙权在江东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巩固江东的基础上,鲁肃提出进一步的扩张计划。
首先,孙权应先消灭黄祖,黄祖乃刘表部下,又是孙权杀父仇人,消灭黄祖不仅可为孙坚报仇,还能打开荆州东大门,为后续西进战略奠定基础。
接着,孙权应顺势进攻刘表,夺取荆州地区。荆州地理位置重要,沃野万里,士民殷富,是建立帝王之业的重要基石。占据荆州后,继续向长江上游发展,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区,全据长江流域,凭借长江天险,建立稳固防线和强大势力范围。
最后,在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拥有雄厚实力和稳固根据地后,孙权便可称帝建号,进而谋取天下,成就如同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帝业。
鲁肃的 “榻上策”,充分展现了他作为顶级战略家的才能。这一战略为东吴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从巩固江东本土统治,到向外拓展势力范围,再到参与天下争霸,层层递进,有条不紊。
正是按照 “榻上策” 的指引,东吴逐步消灭黄祖,在荆州地区不断扩大影响力,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鲁肃的 “榻上策” 比诸葛亮的 “隆中对” 早八年,且他们对当时局势的判断,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其重要性对于东吴而言,丝毫不亚于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 “隆中对”
孙权对鲁肃的才能和眼光赞赏有加,视鲁肃为心腹重臣,极为器重他。孙权还厚赐鲁肃,使鲁肃家恢复往日的富裕。鲁肃也全力辅佐孙权,每遇大事,皆参与谋划,成为孙权手下首席谋臣。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投降。随着形势的变化,鲁肃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深刻意识到东吴与刘备单独对抗曹操都毫无胜算,唯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一股足以与曹操抗衡的力量,于是鲁肃及时调整“榻上策”的战略方针。
鲁肃先是劝说孙权召回正在鄱阳湖练兵的周瑜,而后不顾个人安危,多次穿梭于东吴与荆州之间,凭借自己的口才、对局势的深刻理解以及真诚的态度,与刘备、诸葛亮等深入交流,详细分析联合抗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最终说服双方摒弃前嫌,携手合作。
赤壁之战能打起来,孙权的决断至关重要,周瑜和鲁肃的谋划缺一不可,而且在赤壁之战中,东吴是绝对的主力,鲁肃协助周瑜指挥战斗,巧妙运用兵力和火攻等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这一战不仅展现出了鲁肃出色的军事才能和组织协调能力,更为孙权保住了江东基业,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赤壁之战后,孙权愈加倚重鲁肃,鲁肃的威望和地位也达到了顶峰。此后的时间里,鲁肃一方面在竭尽全力的维护孙刘联盟,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经济、文化等事业,以此提高江东的综合实力。同时,他还积极推行外交策略,与周边势力建立了友好关系,为江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鲁肃也成为了东吴的第二位大都督。
周瑜去世后,孙权放弃了夺取益州的战略。为了加强孙刘联盟,孙权和刘备进行了地盘交换。孙权将南郡的江南部分分给刘备,刘备因此成为荆州牧。而且双方达成协议,刘备如果拿下益州,就必须归还荆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刘备借荆州”。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刘备拿下益州和汉中,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但势力膨胀的刘备,开始耍赖皮,并未同意。孙权十分恼火,便派吕蒙率军前去攻打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领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派关羽率军争夺三郡。孙权也从秣陵进驻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屯守益阳,和关羽对抗。
鲁肃为了顾全大局,邀请关羽相见,并单刀赴会。会上鲁肃从东吴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荆州归属的合理性,同时又表达了希望维持联盟友好关系的愿望。他以慨然的勇气,有理有据的言辞,说得关羽无言以对。
不过这次会谈并没有什么结果,双方僵持不下,战争一触即发。这时曹操带兵进攻汉中,刘备因为汉中的压力,归还了一些荆州的领土给孙权,同时在鲁肃的斡旋下,双方讲和,算是维持住了孙刘联盟。
鲁肃性格豁达大度,在东吴内部,面对诸多复杂的人事与决策分歧,他始终能保持宽广的胸怀。例如,赤壁之战前夕,主和派与主战派争论激烈,以张昭为首的众多文臣主张向曹操投降,鲁肃却坚定主战。但他并未与主和派产生激烈冲突,而是耐心地向孙权分析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述主战对于东吴存续与发展的重要性。战后,他也没有对那些曾主张投降的同僚心怀怨恨或加以报复。这种大度的处事风格,有效避免了东吴内部因决策分歧而陷入内斗泥潭,维护了政权的稳定和谐。
在与关羽相邻治理荆州地区时,双方因利益纠葛时有摩擦。关羽为人高傲,在一些交涉场合态度强硬,但鲁肃总能克制情绪,从孙刘联盟的大局出发,试图通过和平谈判化解争端,展现出了非凡的涵养与大局观。其豁达大度的性格为缓和矛盾、维护联盟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对待朋友和主公都极为重情重义。他与周瑜自结识后,情谊深厚。在周瑜的军旅生涯以及处理东吴军政事务过程中,鲁肃始终全力支持。二人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共同为东吴的繁荣出谋划策。周瑜临终之际,还特意举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足见二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周瑜对鲁肃能力与品德的高度认可。
对于孙权,鲁肃更是忠心耿耿,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东吴事业。他所提出的每一项计策、参与的每一次决策,皆是出于对孙权和东吴的忠诚,毫无私心杂念。这份忠厚重义不仅让他在东吴内部赢得了广泛尊重和崇高威望,也使得各方力量愿意围绕在他身边,齐心协力为东吴的发展而努力。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年仅四十六岁。
鲁肃去世后,孙权亲为他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就连诸葛亮也为他举哀。鲁肃的离世,不仅让孙权痛失了一位得力的助手和朋友,也让江东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纵观鲁肃的一生,他既勇敢又充满了智慧,他既忠诚又慷慨大方,是一位豪侠之士。他以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成功地与各方势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他不仅在战场上建立了卓越的战功,还在政治上善于制定策略和应对变局。
他是一位成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更是一位顶级的战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