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与F-35是世界范围内唯二的,仍在以中队级强度生产并部署的隐身机。时至今日,F-35战斗机年产量已高达156架,总产量已逼近1000架大关,那么歼-20呢?24、36、48、60、72甚至都有观点认为歼-20的年产量已经逼近F-35战斗机的156架的都有。
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起初认为,歼20战斗机年产量在60架到80架之间。但是鲁普雷希特随后表示,歼-20的年产量可能令人难以置信的120架,并表示等到2025年时,中国空军可能将拥有多达500架的歼-20威龙隐身战斗机。
倘若歼-20年产量高达120架,美国军方心态多半就崩了
歼20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唯一一款现役隐身战斗机,而隐身战斗机对当代空军的重要性无需多谈,因此歼-20战斗机的年产量必然在不断爬坡之中。
歼20战机终究是一个双发重型战斗机,很显然双发战斗机的生产成本与生产用时是显著要高于单发隐身机的。并且歼-20战斗机服役至今也不过6年时间,产能爬坡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盘子更认同,鲁普雷希特此前提出的歼20战斗机的年产量在60架至80架之间的观点。
更何况,换装了涡扇15发动机的2032原型机已经首飞了。歼-20威龙战斗机第3个大批量生产的空优型变体即将到来。就算是最疯狂的猜测,也不过认为歼20降低的总产量为700架左右而已,歼-20总不能像F-14一样,后期型没造几架就停产吧?
既然正在大批量生产的歼20还不是完全体。因此现阶段的歼20也就还没到全速生产的时候。60到80的预估产量已经很高了。
如果歼-20战斗机年产量高达120架,美军可能得疯。
F-35战斗机是一款单发、侧重于对地打击的多用途低成本战斗机。为了压缩成本F-35战斗机宁愿牺牲综合作战能力,也要增强通用型,并且F-35是多国联合研制的,总订单数量已经超过1500架,巨额的订单让F-35的扩产毫无后顾之忧,即便如此F-35战斗机的年产量也才只有156架而已。
倘若歼-20在服役7年之时,年产量就高达120架的话,2025年时,歼-20的总产量可能就会有500架之高,2030年时歼-20战斗机的总产量就将突破1000架!这可能么?
F-15战斗机的总产量也是有1200多架而已。1972年至1979年,F-15
A/B
的总产量为384架。
1979年到1986年F-15C/D的产量为574架,F-15J/DJ的产量为200多架。即79-86的总产量为约800架,完全体阶段的F-15的年产量,也仅仅是接近100架而已。
1986年至1990年,SU-27战斗机共交付190架苏-27S型与330架苏-27P型,年产量略超100架。但是SU-27早期型可是直接被BAN掉了,导致正式交付型SU-27交付时间大幅落后于F-14与F-15。
被打回娘胎的第一架SU-27
苏联空军与防空军在SU-27形成战斗力之后,根本没有时间去等SU-27完全体。所以SU-27产能爬坡速度非常快,如果SU-27问世时间与F-15接近的话,SU-27的产能爬坡速度会慢很多。
唯恐武器不够的冷战时代,尚且不会让新一代重型战斗机的早期型的年产量超过一百架,当今时代的国际矛盾远没有冷战时代的尖锐,冷战2.0只能说是越来越近,但是冷战2.0还没有正式开始呢。
中美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冷战再起的地步,因此当今年代重型主力战斗机的年产能必然低于冷战时期,所以歼-20现阶段年产量超过100架的概率很低。如果说歼-20的年产量过百架的话,美军就该睡不着了。
说实在的身为一个军迷,盘子也是希望歼-20的产能越高越好。问题是现阶段的歼-20不是完全体啊,不是完全体的战斗机产量爬那么快干啥?歼-20年产量能跟与当年的F-15A/B旗鼓相当就已经非常好了。
高低搭配是必然的,昂贵的歼-20是被用在刀刃之上的好钢。但是一把刀不一定需要全用好钢,刀身部分的钢不需要那么好。中国产量最高的第五代战斗机,终究会是歼-31/35,而不是昂贵的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