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汇凝款款童趣——宋韶华国画作品赏析

只为艺术 2019-10-10 10:59:49

笔墨汇凝款款童趣——宋韶华国画作品赏析

文:李骁(著名文艺评论家)

宋韶华先生生于富庶的江浙,幼承庭训,研习书画金石。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国青少年美学教育。为人儒雅健谈、和蔼可亲。前不久,我前往韶华兄的画室洽聊,闲谈间韶华兄拿出新近创作的几幅作品,令我眼前一亮。画面中的孩童神采奕奕,各个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宋兄依旧保持着心中的“淡泊、恬静、童趣”。

画家宋韶华对传统文化典籍情有独钟,他时常翻读,于经典中寻找创作灵感,但往往不是对作品的如实描写,而是融入自己的理解,选取熟悉的题材,以自己的方式去诠释、解读,创作出自己的诗情画意。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儿童的成长及修养而言,从小接触并阅读经典,有助于其人格和气质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善与美的情感。宋韶华的孩童题材中国画作品,交织着中国文化的脉络,闪烁着纯粹、本真的天性光泽,可谓笔随心走,游刃有余。

画家宋韶华笔下的孩童以白描勾线为基础,造型生动,抓住了儿童的体貌特征,服饰衣纹和道具的线条抑扬顿挫,张弛有度。三五孩童围坐读书写字、下棋对弈、画太极,儿童的天真无邪,顽皮可爱,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画面布局合理,背景中铺设树木山石、草席闲书,人物与景物遥相呼应,寓意深刻。在设色上,他巧妙地回避了传统百子图程式化的用色,而是精心调配出非常柔和高雅的色调,使画面多了一份悠闲自得,古意浓厚,整个画面充满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画家宋韶华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引导,以欢快的童心展示主人公的姿态,使读者在喜闻乐道、愜意地在画面中追寻着往日美妙时光的同时,心绪已荡漾在了中国文化的海洋之中。

画面能真诚地反映艺术家的心灵状态,我期待宋韶华始终不忘创作题材的拓展,让自己艺术道路走的更宽、更广,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承担起一名画家的人文关怀及社会责任。我深信不久的将来,他将会有更精彩的面目出现,我期待着。

宋韶华,浙江人,先后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浙江省分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创作院理事。其作品被《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研究》、《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刊登收录。

李骁,江苏人,毕业于苏州大学凤凰学院。著名文艺评论家,曾供职于美术报、凤凰出版社等机构。现为专职艺评人。

0 阅读:5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