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覆盖六月,果园湿度调控,福建南平试验点,杨梅微气候改善

素履寻幽 2025-02-18 22:14:47

生物覆盖六月,果园湿度调控,福建南平试验点,杨梅微气候改善

在南方的一些果园里,到了夏季,那可是果农们最忙碌也是最揪心的时候。就拿福建南平来说,这里的地形多是山地和丘陵,起伏连绵的山峦间点缀着一片片果园。想象一下,炎炎夏日,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果园里的杨梅树就像一个个受着酷刑的小战士,没有足够的滋润,那果农们得多揪心啊。

你知道吗?福建南平这里的杨梅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一直以来,湿度调控都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以往果农们只能靠天吃饭,要是碰上干旱的月份,杨梅树就像缺水的孩子,没精打采的,果实也长得不好;要是雨水太多,杨梅又容易得病虫害。

有一次我去福建南平的一个村庄,看到一位果农张大哥在果园里忙得焦头烂额。他的杨梅园里,有些杨梅果因为缺水,个头小得可怜,而且颜色也发暗。张大哥一脸无奈地说:“每年夏天都发愁啊,这天气多变,湿度弄不好,杨梅的收成就差一大截。”这时候,旁边还有个网友分享着类似的事情,在他们邻村,有的杨梅园为了保湿,过度浇水,结果杨梅树根部都泡烂了。

这个时候,生物覆盖就进入我们的视线啦。所谓生物覆盖,就是用一些植物来覆盖果园地面,达到调节湿度等效果。在福建南平的试验点,工作人员开始尝试这种方法。这里选用的杨梅树是一种当地比较常见的品种,结出的杨梅果实饱满,酸甜可口。那这些用来生物覆盖的是什么植物呢?这里有三种植物可供选择,一种是狗牙根草,这种草在当地很常见,生命力特别顽强,就像南方的杂草一样,到处都能生长。还有一种植物叫马鞭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诗意,它的茎比较有韧性,叶子呈披针形。另外一种叫酢浆草,它的花朵小小的,是那种很可爱的红红的三瓣花,就像小爱心一样,很有观赏价值。

那这些植物具体是怎么起到调节湿度的作用呢?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个试验。他们在杨梅园里划分了不同的区域,就像在学校做分组实验一样。在一个区域,用了狗牙根草做覆盖;另一个区域用了马鞭草;还有一个区域是酢浆草做覆盖。一个星期左右,就看到了变化。用狗牙根草覆盖的区域,土壤的湿度开始慢慢上升,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温暖的被子。马鞭草覆盖的区域呢,虽然湿度也有上升,但它的枝叶比较茂盛,还能为土地提供一些遮荫,减少阳光直射对土壤水分的蒸发。酢浆草覆盖的区域就有点特别,它的根系比较发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土壤底层,把更深层的水分带到地表附近。

再经过十五天的观察,会发现不同的覆盖方式对杨梅果也有不同的影响。狗牙根草覆盖的地方,杨梅果的生长速度变快了,果实的个头开始慢慢变大,而且颜色也变得鲜艳了一些。马鞭草覆盖的杨梅果,果实看起来很饱满,而且果实的酸甜度更加均衡。酢浆草覆盖区域的杨梅果,因为土壤透水性更好,果实更加紧实,不容易掉果。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时间对整个果树的生长发育周期的影响。比如三个月前,在杨梅树刚刚开始挂果的时候,果农们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如果这个时候湿度调控不好,后面的整个果期都会受到影响。就像之前那个张大哥,他以前到了杨梅生长的关键时期,每天都要去果园里看好几次,查看土壤湿度,浇水不敢浇太多,怕淹着,浇少了又怕树干干死。

对比华北地区的果园,那可是大不一样的景象。华北地区的果园,地形多为平原,种植的种植葡萄,和南平的杨梅种植情况就相差很多。华北平原果园面积大,多采用机械化种植和管理。可是由于气候原因,夏季降雨量相对较少,湿度调控更多的是依靠灌溉系统。而南平的杨梅园受山地地形影响,大面积机械操作不太方便,这时候生物覆盖这种绿色、环保的湿度调控方法就更显示出优势了。

又过了一个月,到了杨梅快要成熟的季节。整个南平的杨梅园里弥漫着杨梅的香气。那些使用了生物覆盖杨梅园的杨梅,个头大,颜色红得诱人,果农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而那些没有使用生物覆盖的杨梅园,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就明显差了一些。

通过这个在福建南平的杨梅种植试验可以看出,生物覆盖在不同植物的选择上、不同的时间段对果园的湿度调控有着不同的影响,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你觉得在我们北方的一些果园,能不能借鉴这种方法呢?像山东烟台的苹果园或者河北鸭梨的果园,如果我们把这种生物覆盖结合当地的植物特点来运用,会不会也有不错的效果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