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家这事儿,又整出新幺蛾子了?这次兰姐抖音都进去了!

情报娱乐局 2025-02-21 14:15:44

汪小菲欠债,张兰被封!

要说这豪门恩怨,比电视剧还精彩。

前有床垫风波,后有“卤蛋战神”,这汪小菲和大S的瓜,吃瓜群众都快赶上编剧了。

可谁能想到,这瓜还没完,又爆出新料:汪小菲被曝欠着抚养费,法院都强制执行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张兰的抖音账号,竟然也被封了!

这豪门母子,这是“双双把家还”的节奏吗?

事情还得从5月20日说起,北京法院的一纸裁定,直接把汪小菲没履行离婚协议的事儿给捅了出来。

大S那边申请强制执行,追讨750万台币的抚养费,法院直接查封了汪小菲在北京的两套房产。

这下,汪小菲想赖账都难了。

更戏剧性的是,就在同一天,张兰那拥有500万粉丝的抖音账号,也突然显示“封禁”状态。

这可不是小事儿,要知道,张兰的抖音账号可是“麻六记”的流量发动机,每天直播带货十几个小时,销售额轻松破千万。

这账号一封,直接断了“麻六记”的财路。

网友们可乐坏了,纷纷调侃:“这是母子合伙还债呢!

”但法律专家说了,抖音封号可不是闹着玩的,根据规定,主播要是涉及司法纠纷或者有失信行为,平台有权采取措施。

看来,张兰这次是真的踩到红线了。

兰姐直播翻车,谁的锅?

说起张兰,那绝对是个狠角色,从俏江南到麻六记,一路摸爬滚打,硬是闯出了一片天。

尤其是在抖音上,张兰更是把自己的账号打造成了一个“励志IP”,分享创业故事,回应儿子离婚风波,隔空喊话大S,各种家族秘辛轮番上演。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张兰挺励志的,一个老太太,为了儿子,为了事业,拼了老命直播带货,挺让人敬佩的。

但时间长了,大家就发现不对劲了,张兰的直播间越来越像“法律纠纷第二现场”,各种爆料,各种喊话,简直成了“吃瓜群众”的狂欢地。

可问题是,直播间不是法外之地,张兰也不是“铁嘴钢牙”。

法律文书显示,张兰因为没履行与CVC基金的1.42亿美元债务,被香港法院判处藐视法庭。

这次账号被封,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当个人IP与司法失信深度绑定,平台为了规避风险,肯定要出手。

毕竟,谁也不想惹上官司。

汪小菲天价账单曝光!

要说汪小菲,那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除了和S家的恩怨情仇,他的债务问题也是一笔糊涂账。

通过梳理台湾地区的法院文件,我们可以发现,汪小菲要支付的,可不仅仅是每个月23万新台币(约合5.2万元人民币)的子女抚养费。

他还得支付每个月100万新台币(约合22.7万元人民币)的房贷、水电气、司机工资等家庭开支。

算下来,汪小菲拖欠的款项,折合人民币超过600万元!

更尴尬的是,张兰之前在直播中声称“每月多给500万”,但法院认定的却是“未足额支付”。

这种公众表态与司法认定的偏差,正在反噬张兰和“麻六记”的商业信誉。

这豪门恩怨,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抖音出手,网红末日?

这次张兰账号被封,抖音也算是下了狠手,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网红不是“法外狂徒”,直播间也不是“舆论法庭”。

早在2023年的“清朗行动”中,抖音就处置了超过2000个涉及失信被执行人的账号。

直播电商研究者李鸣指出,当网红将私域流量变成“法外之地”,把直播间打造成“舆论法庭”,实质是在试探平台监管底线。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张兰的小号“张兰·俏生活”还在正常运营,5月21日照常开播。

这种“主号被封,小号续命”的操作,被网友调侃为“兰姐教你危机公关的AB面”。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这场持续了两年的豪门连续剧,终于从娱乐版转向法治版。

当看客们津津乐道“床垫梗”、“卤蛋梗”时,司法机器已悄然启动。

或许正如网友评论:“以为在看《与S家同行》,结果播的是《今日说法》。

流量狂欢的背后,是法律的底线。

网红们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但最终还是会被法律制裁。

在全民普法时代,没有谁能在流量泡沫中永远狂欢。

但话说回来,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流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守住法律的底线。

网红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羽毛,不要为了博眼球,触碰法律的红线。

平台也应该加强监管,不能让直播间成为“法外之地”。

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应该理性看待网红们的一言一行,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被他们带节奏。

毕竟,网络不是“楚门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张兰的账号被封,是罪有应得,还是平台过度监管?

网红们应该如何平衡流量与法律的关系?

在流量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8

情报娱乐局

简介:蒲子淳晨纨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