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从三个角度来解释“恨”,即手机是阴影,是控制,是毒药。拿着手机走路的人,他们的身影反映出了一个人和手机之间的联系,一个人对手机上瘾,一秒钟都无法离开,而这样的身影也导致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麻木,比如女主角在凶手刻意靠近她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异常,即便是他父亲警告过她,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我们的生命就像是被一部手机束缚着,我们的日常活动、我们的社交、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需要一部手机,虽然我们表面上在用,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被它所掌控,没有它,我们根本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们必须天天拿着电话。
其危害不仅仅是通过移动电话监测到的信息泄露,而且移动电话使人们麻木,像行尸走肉一样。而这一幕,则是在街头和地铁站中,大家都在用手机收看《连环杀手杀害了八个丢了手机的人》,大家都是一脸呆滞的看着这一幕。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凶手这个人物了。我将会将“犯人”这个词解读成一部电话,将隐藏在电话后面的无形伤害形象地表现出来。他没有任何目的,随便找个人,谁的手机落在他手里,他就杀谁。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丢失了手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用来监控他们的行踪,为他们的犯罪行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手机记录了一个人的行踪,记录了他的血缘、人脉、人脉,他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一些东西来影响一个人,也可以影响到他的亲人。丢失手机这种事情很常见,而且是随机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可能被当成受害者。正是技术的界限未被界定,使我们处于一个高度危险的环境中。可以是谁都可以,他可以乔装打扮,隐藏在黑暗中,或者“不存在”,但是他却能观察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就好像凶手落网之后,很多人都在支持他,崇拜他,模仿他一样,在结局的时候,一部手机还在对着女主角拍照。
监控不会结束,罪行也不会结束。凶手就是我们手中的电话,他用一双鄙夷的眼睛望着我们,仿佛能穿透我们的寂寞,又仿佛在嘲弄我们的无知与愚蠢——被人操纵而浑然不觉,他自认为有了电话便能与外界接触,却不知道这个嘈杂的社会,说断就断,说断就断。
凶手信誓旦旦地对女主角保证,“如果你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和我接触,我就放你一条生路。你看看,一个电话都打不通”。凶手之所以会露出这样的笑容,是因为他害得女主角失业,害得她失去了所有的朋友,还能躲避警方的调查。在这种疯狂的背后,是一部看不见的手机。那是一种孤寂。
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了,但是我们却不懂得如何预防和降低它所造成的损害。各种网络上,各种短视频,各种网络购物,各种信息,让我们既觉得方便,又觉得受到了侮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方便,我们陷入了一个“信息陷阱”,被各种“骚扰”,害怕被欺骗,害怕被人利用,害怕自己的家庭住址被泄露,害怕自己被人跟踪,这些我们害怕的事情,都以“连环杀手”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们,这就是一部商业片的价值,即使我们无法完全消除手机给我们带来的种种问题,但至少能引起人们的热议。
至少,他们应该主动的把电话收起来,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多一些联系,而不是被电话给骂了一句:“你怎么那么孝顺?”又或是“你对一个孩子那么上心,你之前做什么?”而且,他们的演技和容貌都很好,在剧情不够好的前提下,把整个电影都给撑了起来。视频里的女主角很漂亮,而男主角则是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