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8年11月15日上午,即将满73周岁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她要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那就是为刚去世的光绪皇帝安排后事。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光绪其实是中毒身亡,而慈禧就是最大的犯罪嫌疑人。即便是在当时,清廷内外就已经开始流传皇帝被暗杀的传闻,若是在往日,慈禧一定会严厉处置此事,但她很快便感受到了有心无力。
11月15日中午,慈禧本人病情加重、昏睡过去,等到再次苏醒的时候也觉得自己不行了,于是匆匆下诏,让年仅3岁的溥仪登基为帝,令其亲生父亲载沣成为摄政王。
不久后慈禧撒手人寰,而生前权势滔天的她不会想到,自己将在死后颜面尽失。

无论什么时候,政治强人的去世总会引发各种动荡,作为晚清近半个世纪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刚咽气没多久,闹剧便开始上演了。
由于皇帝、太后仅隔1天先后去世,所以宫内突然失去了主心骨,乱得不可开交。新任太后隆裕本就没什么主见,摄政王载沣更是个被儿子评价为“胆小怕事,难堪大任”的主,结果光绪和慈禧的葬礼便被搁置在一旁。
老恭亲王奕䜣的女儿、从小被慈禧带在身边长大的荣寿公主入宫后,发现两具尸体竟然还未装殓,勃然大怒,随即驱车找到载沣并怒斥对方,这才推动了葬礼的继续进行。
不久后,慈禧与光绪入土,然而尊贵的身份却并未给他们换来安宁。

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清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失去皇权庇佑后,曾经不可侵犯的皇帝、太后陵寝也成为了许多人觊觎的对象。
1928年7月4日,军阀孙殿英开始着手对慈禧、乾隆等人所在的东陵进行发掘,他们不但将其中的宝物抢劫一空,而且更是直接劈开了慈禧的棺木,将其尸骸扔出。在这一过程中,慈禧尚未顽强白骨化的躯体惨遭破坏,事后一位亲临现场的人写道:
“慈禧的遗体倒伏在残破棺盖上。长发散而不乱,扎辫子的红头绳犹在。当翻转她的尸身,发现遍体长满白毛,口角处有残破痕。”
无论生前多么威风凛凛,死后也只能任人摆布、甚至是凌辱。

根据传闻,盗墓的孙殿英部队发现慈禧嘴里含着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但取不出来,于是强行掰断其下巴才得偿所愿拿到——原本许多人以为这可能是夸大其词的说法,没想到半个多世纪后对慈禧的再次开棺证明了此事。
1984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再次对慈禧、乾隆的陵墓进行整理,这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其中就包括慈禧尸体的照片。
结果大家发现慈禧的嘴部的确有明显被掰开、撕裂的伤痕,的确是触目惊心。
但话又说回来了,若不是生前留下了骄奢淫逸的名声,盗墓者又怎会盯上她的陵墓?若是觉得她委屈,那些被其无情处决的人们又该找谁说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