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周梅,今年58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县城人。
早些年家里穷,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后来赶上好政策,去读了两年中师,成了一名小学老师。
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前段时间刚退休,拿着三千多块钱的退休金,虽说不算多,但比起我们镇上的人家,也算过得去。
我老伴在我退休前两年因病去世了,家里只剩我一个人。
儿子叫林浩,今年35岁,在镇上的自来水公司上班,工作稳定。
他媳妇小倩是城里人,比我儿子小两岁,在一家药店做营业员,人挺能干,就是话多、脾气倔,跟我总是有点对不上劲。
他们结婚六年了,有一个五岁的儿子,我的孙子林林。我退休那会儿,本来想着终于可以清闲点,跳跳广场舞、跟邻居们下下棋,偶尔去隔壁村的老姐妹家坐坐,享受一下自己的晚年生活。
可谁知道,我刚拿到退休证没几天,儿媳妇就跑来跟我说:“妈,我妈出事了,中风了,瘫痪在床,您能不能过去帮忙照顾一下?”
我当时愣住了。她亲妈瘫了,要我去照顾?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只说了一句:“你不是还有姑爷和小姨子吗?”
她却回我一句:“你不管谁管?”
这一句话,像钉子一样扎进了我心里。 这到底是我该扛的事吗?
02
我和儿媳妇的关系一直都不算亲近,但也没到撕破脸的地步。
她从嫁进我们家那天起,我就努力对她好,逢年过节给她准备新衣服,生孙子那年我也没少伺候她月子。
可她性子倔,心里总是觉得我瞧不起她这个“城里姑娘”,其实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那天她来家里,说话时很激动,眼圈都是红的:“妈,我是真没办法了。我爸早些年去世了,我妹还在上大学,家里就剩我妈一个人。现在她瘫了,我也要上班,浩也不能总请假,总不能让她一个人躺在床上没人管吧?”
我听着她的话,心里也不是不难过。我理解她的难处,可我也刚退休,我也想歇歇啊。更何况,那是她的妈,不是我亲人,我去照顾,合适吗?
我问她:“你们家不是还有你舅舅、姨妈这些亲戚吗?你小姨不是就在城里住吗?”
她低着头说:“他们都说忙,说自己也有家,没办法照顾。妈,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可我是真没法了。你去照顾一阵,等我妈能说话能动了,我就接她回来。”
她这么一说,我倒是没法再推了。可我又不放心家里的林林,问她:“那林林谁来带?”
她说:“送幼儿园了,中午我下班能接,晚上你回来就行。”
我犹豫了一晚,想着她娘家确实没人,这个时候我再不帮一把,确实说不过去。第二天,我收拾了几件衣服,去了她娘家。
她家的房子在县里老城区,是她父母早些年买的,三楼,没电梯。她妈躺在床上,脸歪嘴斜,话都说不清楚。我第一次见她这个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毕竟以前见面还是挺和气的。
我一进门,她眼里竟然还有泪。她伸出那只还能动的手,颤颤巍巍地拉着我。我轻声说:“我来帮你一阵子,等你好点儿。”
那段日子真的很难。她大小便失禁,我每天要给她翻身、擦洗、做饭、喂饭,还得给她按摩防止褥疮。有时候她会突然哭,有时候又会发脾气,打翻饭碗。她不说话更难猜她的想法,我只能凭经验一点点摸索。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忙到晚上十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最难受的是,有一次我摔了一跤,膝盖疼了好几天,儿子打电话来时我没敢说,就是怕他们担心。可儿媳妇,却很少问我过得怎么样。
整整两个月,我像保姆一样在照顾着她妈。中间儿媳妇来了几次,带点水果,然后急匆匆地说:“妈,我下班还得回去带孩子,辛苦您了。”然后就走了。
我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做得太多了。 我不是不讲情理的人,但我也不是她家的保姆啊。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你妹呢?她就不管你妈吗?”
她翻着白眼说:“我妹还在读研,学业重,再说她年纪小,哪会照顾人?”
我心里冷笑了一下。我儿子不也年纪不大?可你就觉得我该管。
眼看着亲家母渐渐能坐起来了,我就跟儿子说:“浩啊,我想回家了,你妈这把年纪也不是个干重活的命。我在这儿,实在太累。”
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说:“妈,小倩说她妈还没有恢复好,您多陪几天吧。”
我听了,心里那口气一下子堵住了。我儿子,从来没问过我在这边过得好不好,只听他媳妇的。
我想起他小时候,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送他去学校,冬天给他烤手,夏天给他扇风。那时候他一口一个“妈妈最好”,可现在,连一句“辛苦了”都没有。
我知道,是我自己太软弱。可我也不想让一家人撕破脸。再说了,我要是真的走了,亲家母怎么办?她又不是没人性的人,有时候也会拉着我手说:“周妹子,辛苦你了。”
那一刻,我又心软了。
就这么一直熬,又过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一天我跟儿媳妇说:“我这把年纪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你得想办法了。”
她皱着眉说:“妈,那您就再坚持几天,我去请个护工。”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已经凉了半截。 她不是不知道请护工的事,只是不想花那份钱。
护工来了之后,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被临时雇来的钟点工,走得悄无声息,连一声“谢谢”都没听到。
我走到楼下,回头看了一眼那扇窗户,心里一片空落落的。
03
回到家以后,我病了一场,发烧三天,没人照顾。儿子打电话来,我说不舒服,他只说了一句:“妈,您多喝点水,注意休息。”
我坐在床上,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 我不是不讲理的人,我只是觉得,我的付出不该如此被忽视。
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人这一辈子,总是在为别人忙活。年轻时为孩子,老了为孙子、为亲家母。可到头来,谁又真正在意过我?
我没有跟儿子儿媳闹,也没有抱怨谁。我只是决定,以后我的时间,我说了算。
我开始去跳广场舞,去老年大学上课,学画画、唱歌。生活虽然平淡,但至少是我自己的。
至于那句“你不管谁管”,我想,我已经管过了,这一份情,我尽到了。 以后该是谁的责任,就让谁去承担吧。
人老了,不是没用,而是更该为自己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