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良法庭:一案解多结,“全链化解”护民生

天眼新闻 2025-04-16 02:31:52

近日,荔波县人民法院甲良人民法庭以“多案联调、双向解纷”的调解方式,成功化解某合作社与村民莫某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并同步解决了16名农民工欠薪问题,既守住务工者“钱袋子”,又为合作社纾困按下“重启键”,实现了“一次有效调解”促推“一揽子解纷”的效果。

焚烧秸秆引山火,合作社亏损陷“两难”

2025年3月,甲良镇甲站村支书找到甲良法庭庭长陆瑜说,“去年村里的合作社因山火导致经济作物损毁,合作社还欠10余名农民工的工资没有支付,多位群众多次到村委反映问题,现合作社负责人无法联系,请法庭帮忙联系合作社的负责人协调处理。”

了解到情况后,陆瑜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了合作社负责人。

“法官,去年的山火把我们种的400多亩猕猴桃全烧没了,合作社损失惨重,对方到现在都还没赔偿,我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了。”合作社负责人石某无奈地说道。

经过了解,在2024年2月,甲良镇某村村民莫某因焚烧秸秆引发山火,烧毁了该合作社400余亩的猕猴桃基地。山火损毁经济作物,合作社资金链断裂,已经面临破产风险。失火人莫某承认失火责任,但自身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承担巨额赔偿。

但合作社的经济损失怎么办,10余名农民工薪资又该何处寻?

汇聚多方力量,联动调解破题

甲良法庭在认真剖析案件脉络后,立即启动涉企、涉民生纠纷绿色通道,采用“关联案件协同调解”模式,将失火赔偿与欠薪问题纳入关联案件一并调解,同时,邀请甲良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甲良派出所开展联调工作。

“赔偿难追、欠薪难付”,合作社面临双重压力。考虑此,法官联动派出所民警、调解员先行组织合作社和失火人莫某进行沟通调解,为双方详细讲解了诉讼成本、法律后果及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调解员及派出所民警则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处境,权衡利弊后审慎作出决定。

“法官同志,我们因为这次事故资金链断裂,周转不过来了,只希望尽早得到赔偿,考虑到莫某的经济情况,可以分期支付。”长久的沟通之后,合作社主动作出让步,放弃部分损失的赔偿主张,而莫某也同意分期支付的调解方案。

至此,调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情、理、法”融合,精准施策护三方权益

“失火的责任明确,通过诉讼程序可能判决的赔偿金额更大,抛开走诉讼程序需要鉴定、开庭、判决的时间成本不说,而且就算判下来,以失火人莫某的经济情况,亦难以履行高额的赔偿。”陆瑜向当事人说道。

“我们充分理解工友们对血汗钱的急切诉求,但也要看到合作社目前面临的实际偿付困难。若简单判决强制执行,可能导致合作社破产、就业岗位丧失,最终损害的是各方长远利益。”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制定了“责任链+支付链”双链调解方案,一是明确莫某分期赔偿财产损失案件的赔偿方案,二是要求合作社当庭先行支付部分欠薪,三是要求合作社按赔偿的时间节点同步兑付农民工剩余薪酬。

通过统筹调解方案设计,精准衔接两案的履行节点,既避免合作社因短期资金压力而停摆,又让务工者吃下“薪酬兑现”的定心丸。

从正午艳阳高照直至夜幕降临,经过近7个小时调解,最终,三方当事人成功达成调解协议17份。

“判决或许比调解容易,但我愿意花更多精力促成调解。我们多做一些调解工作,就能为各方当事人多争取一些。”案件调解结束后,陆瑜欣慰地说。

“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尽快化解、圆满化解,是人民法庭的职责所在,这也是多元联调解纷机制的优势所在。”分管法庭工作的副院长郭明学亦说道。

近年来,荔波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针对乡村振兴中的复合型纠纷,构建“防、调、履”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防线,完善涉企纠纷分级预警、特邀调解员驻点服务等制度,以更实举措保障民生权益,以更优服务厚植营商沃土。

通讯员 张行 龙钰 陆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净媛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