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2025年1月28日将会是这个农历龙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未来五年内最后一个大年三十,今年过后,未来五年都将没有大年三十,大年二十九就是除夕夜,过了二十九就是大年初一。
从2025年到2029年,五年时间,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分别是:2025年的1月28日、2026年的2月16日、2027年的2月5日、2028年的1月25日、2029的年2月12日。这些日子无一例外,全是农历二十九。
不禁让人发出疑惑,时间真的在越变越短吗?大年三十到底去哪儿了?
其实,这是正常的历法现象,农历大小月中,对这种现象也做出了解释:
农历中的月,其实就是按照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而定义,俗语中,十五的月亮圆又圆,指的就是月亮的变化周期,农历十五就是月亮一个月份中趋于圆形的时刻。
但是由于月亮,地球还有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这个数据其实是不断在变化,没有那么绝对的保证每个月都是30天,经过科学的计算,其实月亮一个完整的变化周期并不是30天,而是29.5306天。
因此有的时候一个月就会是30天,有的时候一个月就会是29天,这都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但像这种连续多年总少一天的现象还是比较罕见的。
天文学专家对这种情况也做出了更系统的解释,在天文学术语中,月亮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变化定义的初一与十五,农历口中的初一实际上是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就成为了专家口中的朔。
随着月亮的不打断变化,有一天人们会看到一个特别完整的月亮,这一天就是农历十五或者十六,然后月亮还会不断的变化,直到再一次消失就是下一个月的初一。
按照专家的解释,每个月起始的朔并没有办法确定到底是一天中的哪个时刻,如果是一天的起始,那这个月就是30天,相反如果落在了一天的末尾,这个月就是29天,所以可能会没有大年三十,但永远不会没有大年初一这一年的头一天。
这是为啥呢?公历算法中,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个周期为一年,一年就是稳定的365天,闰年多一天,就是366天。而在农历算法中,每个月根本就不存在31号这一天,每个月农历都比公历少一天或者一天多,一年下来,农历就比公历少了10天到12天。
3年下来,公历就比农历多了一个月。人们为了更好的计时,就有了闰月的概念,农历的闰年就成了13个月。
其实,不无论年末是大年二十九还是大年三十,对人们来说都是家家团圆的除夕夜,乐乐呵呵吃顿饺子,就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
好好的一篇文字,收了个烂尾。 和春晚一个尿性,就知道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