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乒的世界里,当樊振东宣布退出国际赛场的那一刻,林诗栋不仅扛起了国乒的大旗,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跃居世界第二。这背后,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付出,更是他那一颗对乒乓球无比热爱的心。
提到林诗栋,就不得不说他那令人惊叹的多球训练。每天,当大多数人都还在梦乡中时,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地狱式”训练。国乒的主要教练们对林诗栋的评价是:这孩子,简直就是一台不知疲倦的训练机器。据说,他每天都会坚持连续一个多小时的多球训练,直到最后,大脑已经彻底失去了对肌肉的控制,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力气,却依然坚持着,不愿倒下。
这场景,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励志电影中的桥段,但林诗栋却将它变成了现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国乒前世界冠军闫安的父亲,北京队重要的技术教练闫永国,遇到了这位国乒的希望之星。闫教练好奇地问林诗栋:“你每天都打几盆多球啊?”要知道,多球训练在乒乓球界可是提升技术的“秘密武器”,它不仅能固定技术框架,还能锻炼球员的连续性。
林诗栋听后,只是微笑着,竖起了一根手指头。林诗栋天赋惊艳教练,但“秘密”曝光:原来他超刻苦,训练超猛!
这话一出,闫教练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想象着林诗栋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旁边还有专门负责捡球的教练,而他只需要不停地击球,直到身体达到极限。闫教练感慨地说:“打到最后,大脑缺氧,肌肉已经不再受控制,整个人都是酸的,但球一来,还是要机械地把球打过去,甚至还能上台。”
这样的训练,简直就是对身心的极限挑战。但林诗栋却从未放弃,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就像当初樊振东在奥运会上与张本智和打到第七局7比7平时,樊振东的每一球都显得那么坚定,那么难以被击败。那时的樊振东,也是靠着这种极限训练,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最终赢得胜利。
闫永国教练在谈到林诗栋时,眼里满是赞赏。他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奥运冠军,但关键是,你能不能吃下那份苦。”他提到了樊振东和林诗栋,他们都是能够吃下那份苦,最终成为国乒绝对主力的球员。而闫安,虽然也是一位优秀的选手,但在多球训练上,他更注重技巧性训练,训练的量并不够。因此,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他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无法突破自我。
闫永国教练还特意提到了自己的儿子闫安。他说,当初让闫安打乒乓球,只是想让他锻炼身体,不生病。没想到,闫安在乒乓球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灵性。但现在回想起来,闫永国教练觉得自己在教学上最大的不足,就是训练的量不够。如果当初闫安能像林诗栋那样,进行大量的多球训练,或许他就能成为一位顶尖的选手。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为林诗栋的坚韧和毅力所折服。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林诗栋能够成为世界第二,绝不是偶然,而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训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