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当年国民党要找的军火大盗

金兔历史 2024-12-25 16:16:19

1995年,沈阳城内,辽宁省人民政府干休所8号楼,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早已挤满了人。房间内的小床上,正躺着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老太太的脸色很不好看,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卧床多日的老太太时日不多,即将离开人世。

子女们正伤心时,老太太忽然用微弱的声音呼喊她的子女,听到声音,所有人赶紧围上来握住老太太骨瘦如柴的手:“我们都在呢,您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吗?”

“我,我就是当年国民党要找的……军火大盗。”说完,老人便永远地闭上眼睛。

军火大盗?子女们颇为不解,老太太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少与人打交道,连门都很少出,临终前怎么会留下这样一段话?难道,老太太真的和军火大盗有关?抱着疑问,子女们开始着手探究老太太的生平。

一番调查后,子女们这才知道老太太的真实身份。原来,老太太竟是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原配夫人,曾被我党领导人誉为“超级女谍”和“军火大盗”的女英雄,从1940年起就神秘失踪的传奇女性——高崇德。

1904年,高崇德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

她的性格从小就和其她女孩子不一样,别的女孩子喜欢针织缝绣,她却喜欢像男孩一样嬉戏打闹,平时爱读武侠小说,常常憧憬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小说里的侠士一样惩奸除恶,伸张正义,保家卫国。

高崇德

成年后,高崇德长得落落大方,家里也给她张罗婚事,想让她早点出嫁,高崇德不干,她看不上那些介绍来的人。她心仪的对象,应该是像书中侠士一般的人物。

家里人多次催婚,高崇德不堪其扰,便离家出走。当时,东北军第16独立旅正在高崇德的家乡训练,高崇德看到英姿飒爽的士兵顿时来了兴致,便打算加入他们。

但16旅是一线战斗部队,不招收女兵,高崇德见从军不成,就和征兵处的人吵了起来。这突如其来的吵闹,引起了16旅中校参谋长吕正操的注意,一番询问后,吕正操知道她参军决心坚定,就允许她入伍。

部队里训练艰苦,吕正操本想让她知难而退,谁知高崇德不仅没有被高强度的训练吓到,反而以格外突出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甚至还引起吕正操的关注。

两人交集逐渐增多,彼此了解愈深,相互钦佩相互欣赏,于1928年结为夫妻。

吕正操

结婚后,和其她喜欢扎堆打牌聊天的军官太太不同,婚后的高崇德依然跟着吕正操出入军营,身为女子的她,对射击十分痴迷。吕正操也看穿了她的心思,便答应和她一起训练,刚开始,高崇德连最简单的举枪击发都不会,吕正操耐着性子一步步教她。教了几天,高崇德的进步之神速让他大吃一惊,再后来,高崇德已经成了士兵口中的“神枪手”,在部队中小有名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高崇德跟着丈夫来到陕西。虽然人在陕西,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担忧家乡的父老乡亲,她经常投身到各种活动中,贴标语,撒传单,到街头演讲,大谈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大谈东北人民的前途命运,号召人们团结起来,不当亡国奴,向日本人讨债,打回老家去。

高崇德的爱国表现,被我党潜伏在抗日团体中的一个王姓地下交通员注意到了。

王同志从她异于其他军官太太的行为,意识到她是可以争取的对象,于是就主动进行接洽,和高崇德共同探讨抗日救亡的相关事宜,并有意无意地将我党对于抗日的一些主张和思想融入到这些探讨中。

高崇德对此并未抵触,反而十分认可,还主动向王同志请教,两人相谈甚欢。

1935年的一天,王同志送了高崇德一本描写一位苏联姑娘上前线的故事书《陶罗斯上前线》,并对她说:“苏联女人能上前线,难道中国女人就不行吗?”这句话更加坚定了高崇德上前线杀敌的决心。

不久,高崇德跟随部队来到河南。

这天,那位王姓交通员找到高崇德,让她利用和东北军以及吕正操的特殊关系干点工作。具体任务是:建立一个收容所,用以收容原东北军的伤兵、溃兵,然后用这些人员建立一支秘密武装运输队。

擅自招收军员,属于严重违反军纪,一旦被抓到,可判死刑,高崇德知道这件事的巨大风险,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虽然她不知道王同志的真实身份,但从他所倡导的抗日主张来看,高崇德相信这位王先生一定是爱国志士。1937年,王先生对高崇德说:“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谁?”高崇德问道。

“见了面你就知道了。”王先生笑道。

二人来到一个秘密地点,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向高崇德伸出了手,自我介绍道:“我是林伯渠。”一旁的王先生插嘴道:“他是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高崇德听完后,心中一惊,原来王先生是共产党员,而且还带她来见一个大人物。

似乎想到什么,高崇德突然开口:“我想上前线,去打日本鬼子,你能帮我吗?”

林伯渠看着充满热血的高崇德,略作思索后,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你还是不要上前线,但我给你一个特殊任务,它远比上前线杀鬼子更重要,事关千万名战士的性命,甚至关乎战斗的最终胜负。”

林伯渠

高崇德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两人进行深入交流,林伯渠说:“我想让你能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任何可以利用的渠道,全力为我军提供军火。这个任务很危险,一旦暴露就会失去性命,你愿意接受吗?”

“当然愿意。”接了任务后,高崇德心中充满了自豪,但也有几分胆怯,不过一想到这是为了打鬼子,又莫名多了几分信心。

高崇德原来在吕正操的691团负责后勤工作,接到任务后,高崇德首先卖掉了自己的金银首饰,然后用钱贿赂守卫人员,再以向新兵配发枪支为由,接连向外运输军火,再将这些军火悄悄运到八路军手上。

由于高崇德是团长吕正操的夫人,而且和上上下下的人混得很熟,所以偷运军火一直进展顺利。只是高崇德认为,这样获取军火的方式实在太费时间了,军火的数量也比较少,而且很容易被查实和发现。

该如何解决呢?高崇德想了许多办法,但全被她否决了,就在这时,她无意间看到了一件女性十分熟悉的东西——缝纫机。

高崇德进过东北军的军火库,她发现里面除了枪支弹药,还有相当数量的缝纫机。

缝纫机并非军需物品,但价值不菲,而且很容易换到物资,许多军官常通过缝纫机获利,所以军火库中才放了大量缝纫机。

高崇德顿时有了主意,她决定办一个缝纫机厂。这种性质的厂,在当时并不违禁。

筹办过程中,高崇德积极拉拢其他军官和军官太太入伍。这个缝纫机厂和别的缝纫机厂没有什么不同,但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没有库房,因为缝纫机都存放在军火库中。高崇德说,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把缝纫机放在军火库里,入伙的军官和军官太太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而那些看守的士兵也可以从中分一点羹。

当时,东北军的战斗任务不是很多,大量的军火都放在军火库中,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变动,这就导致后来的一些盘查都只是走一下过场,甚至一些盘点人员都不进军火库,即便进了,也只是草草看一眼。

高崇德就专门选择在晚上存取缝纫机,一进入军火库,把缝纫机卸下后,就趁机把各种军火装进原来装缝纫机的箱子里。

而装军火的木箱则留在原地,从外面看一切正常。这样,大批军火在毫无察觉下被高崇德运出来了,随后,她又将源源不断的枪支弹药运到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

整个偷运军火的过程十分顺利,一部分作为掩饰的缝纫机销量很好,入伙的军官和军官太太都能获利,越来越多的军火库负责人眼红了,争先抢着要高崇德把缝纫机放在他们的军火库里,和他们合作。

高崇德如法炮制,获得更多军火,即便有一些军火库发现军火丢失,也不会联想到高崇德身上。而且负责人不想担责,还会以战损上报,然后申领新的武器弹药。

1938年,东北军所属军火库丢失的军火越来越多,终于引起国民党的注意。

国民党立即派人进行调查,一调查,发现被盗军火的数量是前所未有的,这件事情立即惊动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他们将其定名为“民国最大军火仓库被盗案”。

看到偷运军火已经在国民党内部引起轩然大波,高崇德知道,不能再用过去的方法了,不然就会被敌人发现。

于是,她通过东北军53军军长万福林,找到了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给原东北军吕正操部691团争取到了“第一战区独立游击队”的新番号,由吕正操担任游击队长,而高崇德则担任留守处长。

有了这个新身份,高崇德就有了合理的理由,光明正大地继续运输军火。

1939年,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邀请高崇德到师部吃饭,饭桌上,刘伯承说:

“我们捡了东北军几个迫击炮架子,可一直没有炮弹,你帮我搞点炮弹吧。”

1939年秋天,高崇德历尽艰辛,终于搞到了炮弹。考虑到炮弹的珍贵,她决定亲自带队,将迫击炮弹送到太行山根据地。

几次任务执行下来,原本体重120多斤的高崇德,消瘦得只有80多斤。

这其中付出的精力、体力可想而知。

由于高崇德及时为八路军补充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导致日军屡屡失败。

在我军弹尽粮绝之际,高崇德的军火就到了,气得日军直叫嚷:“八路军的军火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国民党也百思不得其解:“八路军的兵工厂在哪里?怎么能一下子造出这么多的枪支弹药呢?”

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部门在调查军火被盗一案时,多方侦查下,他们将目标盯住了高崇德。考虑到高崇德身份特殊,特务们不敢公开下手,只能暗中寻找机会。

1940年秋,高崇德的住所来了几个不速之客,她认出他们是预备3师的人。

其中一人告诉高崇德,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看地形,等游击队走后,就在这里驻扎下来。但高崇德敏锐地感到来者不善,必须提高警惕,果不其然,当天夜里,周围就响起了枪声。高崇德虽然在游击队的掩护下逃了出去,但负了重伤,奄奄一息。

随着身份暴露,高崇德遭到了国民党、日军、伪军三方不惜血本的追杀。

好在我党迅速找到了高崇德,并将她带到了延安。在延安,高崇德枪伤复发,在八路军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前,朱老总亲自嘱咐医院:“一定要把她治好!她可是我们共产党的功臣,是一名在敌后活动的超级间谍呀!是一名我党的‘军火大盗’。”

吕正操和高崇德

出院后,毛主席还特批一孔窑洞给高崇德居住,这在当时的延安是非常少见的。

高崇德对八路军的贡献太大了,敌人对他恨之入骨,为了保护高崇德的安全,我党将她的身份列为高度机密,震惊一时的军火大盗就这样神秘地消失了。

后来,高崇德跟随东北军一起进军来到沈阳,还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辽沈战役。

1950年,高崇德旧伤复发,被安排到了沈阳的一所医院疗养,三年后又被安排到辽宁省干休所居住,享受正厅级的待遇。

住进干休所后,高崇德便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此后沉寂五十余载,期间从未向人提起自己的早年经历,直到1995年病逝前才留下了关于“军火大盗”的遗言。

战火硝烟湮灭后,有多少英雄沉寂在平静岁月中,他们功成身退,不为名与利,时至今日每每想起,都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