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国庆期间,赫鲁晓夫送上1吨纯金国徽,主席:这是行贿来了

洞鉴五千年 2025-02-10 10:51:49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也开始展开各个领域的发展,而想要发展与别国打好关系是必要的,因此我国当时开始与别国建交。

而在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我们与苏联的关系是极好的,尤其是赫鲁晓夫当政期间,毛主席曾四度与他会晤。

然而这四次会晤的结果都不一样,展现了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决裂的过程,而这第一次会晤则是在1954年。

当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成为了一把手,但当时因为地位不稳,导致他一直领导的不顺利,之后便开始寻求帮助。

那个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但毛主席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国内的影响力很大,因此赫鲁晓夫开始与中国建立联系。

第一次会晤时,我国非常重视,诸多领导人亲自在机场迎接,赫鲁晓夫和毛主席聊得非常愉快,他们年龄仅相差一岁。

后来经过赫鲁晓夫的努力,两国开始步入“蜜月期”,那个时候的苏联不断对中国展开援助。

更重要的是,当时赫鲁晓夫不仅带来了友谊,更带来了诚意,比如一吨纯金的国徽,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高兴,但毛主席却知道赫鲁晓夫这是“行贿来了”,这么做只是巩固自己的权力。

而后来毛主席在与工作人员聊天的时候,也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了那句:“赫鲁晓夫这是行贿来了。”

当然我国也不是傻子,在接受别人好意的时候,自然也要拿出我们的态度,毛主席当即提出原子能援助。

然而当赫鲁晓夫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明显有些反应不过来,就连普通人都知道核武器在国际的地位,别说是赫鲁晓夫了。

赫鲁晓夫虽然是苏联的一把手,但在核武器研究方面,他还不敢松口答应,因此表示:“社会主义有苏联保护就足够了,中国没有必要去研制。”

毛主席对此并没有做出回应,我们也知道赫鲁晓夫不会轻易对中国原子能进行援助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毛主席知道研制原子能还得靠自己。

但毕竟赫鲁晓夫需要我们的帮助,在之后几年里,苏联向中国派遣了无数专家,还一直增加对华援助项目,其中也包括核武器。

虽然后来我国与苏联关系不好了,但客观地说,赫鲁晓夫当时确实对中国帮助了不少,要比斯大林时期大很多。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毛主席发现我国与赫鲁晓夫的政治理念大相径庭,第二次会晤的时候就发现了端倪,这为之后走向决裂奠定了基础。

1959年9月底,苏联领袖赫鲁晓夫第三次访华,这次便和中方产生巨大分歧,甚至和陈毅元帅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双方都在责怪对方。

而在这次之后,中苏两国开始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在中国的专家,并且停止一切援华项目,这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之后二十多年后,两国基本上没有来往,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逐渐改善,但毛主席对赫鲁晓夫的评价始终是客观的。

毛主席认为赫鲁晓夫是“七分功劳,三分过错”,也就是功大于过,当年确实帮了我们很多,但一定程度上也是看不起赫鲁晓夫的,认为他是“大党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