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贾宝玉的婚配问题上,王夫人和贾母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王夫人支持的是“金玉良缘”,而贾母支持的是“木石之盟”。这两种态度,取决于他们所站的立场。薛宝钗之母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薛宝钗是她的亲外甥女,有血缘关系,相比林黛玉,自然就要亲得多。而林黛玉之母贾敏是贾母的亲生女儿,林黛玉是她的亲外孙女,也是有血缘关系,自然也比薛宝钗要亲很多。而古代人讲究亲上加亲,表兄弟姐妹之间成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双方家庭知根知底,有利于婚后各方关系和睦相处。
除了血缘亲戚这一层关系外,王夫人实际上是不大喜欢林黛玉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不喜欢林黛玉的性格,觉得她很小气,时常因为一点事情就和贾宝玉闹,闹得最大的一次,贾宝玉居然砸衔着出生的那块玉。贾宝玉的名字从何而来?就是因那块玉而得名,连贾母都觉得那块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何况在赵姨娘与马道婆合谋想害死王熙凤和贾宝玉的时候,是那块玉救了二人的性命,所以贾府诸人对那块玉尤其看重。而贾宝玉为林黛玉砸玉却不止一次,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贾宝玉就砸过一次,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更多?二是林黛玉一直生病吃药,这一点王夫人不喜欢也是人之常情。作为母亲,谁愿意让儿子娶一个药罐子?在那个时代,取媳妇本质就是生儿育女,开枝散叶,相夫教子。且不说以林黛玉的性格能否相夫教子在王夫人心中存在疑问,就说她那身体,是否能为贾宝玉生儿育女、开枝散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
二是林黛玉一直生病吃药,这一点王夫人不喜欢也是人之常情。作为母亲,谁愿意让儿子娶一个药罐子?在那个时代,取媳妇本质就是生儿育女,开枝散叶,相夫教子。且不说以林黛玉的性格能否相夫教子在王夫人心中存在疑问,就说她那身体,是否能为贾宝玉生儿育女、开枝散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
所以血亲关系加上以上两点,王夫人怎么看都觉得薛宝钗要比林黛玉更适合做贾宝玉的另一半。
而实际上林黛玉也真是吃亏在身体上,她从一出生药就没停过,简直就是把药当做饭在吃,吃了又不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实在令人悬心。贾母之所以迟迟不肯为她和贾宝玉指婚,多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贾母在给她治病这件事情上是很上心的,但是林黛玉的自己不保重,常因任性而伤害己身,这让贾母很是神伤,所以那次她和贾宝玉吵闹,贾宝玉要砸玉,贾母急得抱怨:“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说着眼泪也掉了下来。其实如果林黛玉的不是从小就体弱多病,她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第一,她有贾母支持,贾母是贾府最高权力的象征,贾母咳嗦一声,贾府都要抖三抖。第二,贾政也会支持她,为什么会支持?因为贾政这个人虽然迂腐,但却很有孝心。也正是因为他的迂腐,他才会支持林黛玉,四个字“疏不间亲”,林黛玉是他亲妹妹的女儿,有血缘关系。薛宝钗是他妻子的妹妹的女儿,没有血缘关系。孰亲孰疏岂不一目了然?再则,因为他有孝心,所以会听贾母的话。贾母要让贾宝玉娶林黛玉,他多半不会反对。有贾母和贾政两位大佬的支持,即使王夫人再不满,也只能干瞪眼,无能为力。薛宝钗属于弱势,林黛玉则是稳操胜券。
有人恨薛宝钗,因为觉得她是凭着伪善的面具和深沉的心机窃取了林黛玉的婚姻。但我觉得,即使薛宝钗不窃取,林黛玉最终也不会和贾宝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因为婚姻这件事,实际上和两个人是否相爱没有必然的关系,尤其是在那个时代,爱和婚姻根本就是两码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而家庭又和现实紧密联系,在现实面前,爱这个东西就会脆弱得不堪一击。
而一切的一切,都决定于林黛玉自身。与其说她败给了薛宝钗,倒不如说她败给了自己。
最后叮嘱大家一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千万要保重身体啊!在此祝各位读者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