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克清找林巧稚多次看病,林:你以前也是用的这个名字吗

香之观看过去 2024-11-08 03:53:16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我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位被称为“万婴之母”的医生,她一生未曾为人母,却接生了五万多名婴儿,在无数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中,她以母亲般的温柔和仁心守护着无数婴儿。

她的手术刀既是解救母亲的工具,也是迎接新生命的桥梁。直至弥留之际,她依然在病床上不断重复着“拿产钳来”的指令。

此人究竟是谁?是什么让她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仍在为病人而操劳?为何她的存在让协和医院成为女性病患的希望所在?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一生未婚,用一颗无畏的心与不曾停歇的双手,为妇产医学奠定了无数基石——林巧稚的故事。

一、协和的变迁与林巧稚的崛起

林巧稚的医学生涯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协和医学院。1919年,林巧稚在鼓浪屿完成学业,她的父亲虽为一位教师,却因为妻子的早逝而饱受丧亲之痛。

林巧稚目睹母亲死于癌症,因而立志成为医生,想要解除人们生死病痛的折磨。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招生,这让志愿从医的她看到了希望,便毅然前往上海参加入学考试。

在协和医学院的考试中,一位女生忽然晕倒,林巧稚立即放下手中的试卷,搀扶她走出考场,送到医院就医。

她的这一善行恰巧被考官看到,最终,协和医学院决定破格录取这位心怀仁爱、成绩优秀的年轻女性,让她成为协和医学院历史上首批学生之一。

她的学业在当时可谓是充满挑战,要知道当时协和医学院的学业淘汰率高达40%。

然而林巧稚凭借惊人的毅力,不仅顺利毕业,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海奖学金,这一奖项是学院为表彰最具医德和医术的学生所设立的,林巧稚是该奖项的第一位获得者。

林巧稚在协和医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39年,她被派往美国芝加哥医学院进行短期深造,期间,她学到国际前沿的医学技术,为未来的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40年代初的动荡将林巧稚的脚步带回了祖国。她在协和医院担任妇产科主任时,不仅技术精湛,还以深厚的医德赢得了医生同仁和患者的尊敬。

然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日本军队占领协和医院,她和所有医务人员被迫离开。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巧稚不曾有一丝退缩,她选择在东堂子胡同的10号院设立诊所,在这里继续为妇女们提供帮助。

在这间小诊所中,她经常为患者降低挂号费用,甚至掏出自己的钱救助那些贫困家庭。这一小小的诊所成为了动荡年代中北平女性的慰藉与希望,许多人宁愿千里迢迢来此寻求林巧稚的帮助。

这6年中,林巧稚独自承受着环境的困苦,在小小的诊所中记下了近9000份病历,用她一贯的耐心和温柔帮助着无数家庭。

1949年我军即将攻入北平之际,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特意送来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请林巧稚离开北平。

傅夫人告诉她,这张机票价值连城,可随时登上前往安全城市的航班。

然而林巧稚再三谢绝了傅夫人的好意,她坚定地表示自己不会离开协和,她要在这里继续守护病人。

她的这个决定使她成为协和医院的守护者,而协和医院也在不久后被新政府接管,她的工作从此得以稳定继续。

二、仁心施予:小诊所的岁月与温暖双手

在东堂子胡同10号的小诊所中,林巧稚的善良和仁心一次次展现出来。她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亲人般关怀备至。她认为,医生给人看病时不是在修理机器,而是在面对有血有肉的人。

在出诊时,林巧稚会用温暖的手轻轻掖好病人的被角、擦去她们额头上的汗水,时不时摸摸病人的头,安慰她们,给予病人内心的安稳与力量。

对她来说,关怀是治疗的重要部分,而她的这些举动,让无数病人感到温暖。

在小诊所的那几年,林巧稚降低挂号费以便让更多人能负担得起,甚至在诊所内时常随身带些钱,专门用于帮助那些负担不起治疗费的穷苦人家。

她的收入并不高,工资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帮助那些生活困窘的病人。

她曾给经济困难的同事谢少文悄悄送去一笔钱,并附上一句“这是友谊,而不是金钱。”这样温柔的举动也让她在动荡的岁月里收获了许多朋友。

这段时期,她还认识了彭真和他的妻子张洁清,张洁清在协和医院生孩子,林巧稚对她的身份毫不知情,只是陪伴着她度过了生产的艰难时光。

而彭真则每天带着饭盒到医院,守候在走廊等候妻子。

这样的平凡往来让林巧稚逐渐了解了更多革命战士的信念,她虽然没有主动投身政治,但对这些坚持理想的“病人家属”,她内心多了几分敬重。

在林巧稚几十年的行医生涯里,邓颖超和康克清多次来到她的诊室。她们没有因为身份显赫而免于疾病的折磨,反而在战争、迁徙和政治动荡中积劳成疾,留下许多病痛。

林巧稚并不知晓她们的身份,只是用一贯的耐心和精湛的医术接诊她们。

林巧稚对待病人一向不问来历,专注于她们的病情,所有的病人对她而言都是平等的。

邓颖超初次见林巧稚时,穿着朴素,带着沉稳的表情。林巧稚并不知道这位面前的患者正是总理夫人。邓颖超长年为革命工作四处奔走,早年丧子后健康也一直不好,积劳成疾。

林巧稚注意到她的身体状况后,便叮嘱她不要挂专家号,以免花费更多钱。邓颖超点头答应,心中对这位医生的细致关怀与平等待人之心留下深刻印象。

两人见面的次数多了,林巧稚渐渐了解到邓颖超的过往,也从她那里得知革命队伍里许多女性的健康状况。

两人熟络之后,邓颖超偶尔也会带来一些国内外的新医疗发展动态,分享给林巧稚,两人的交情在这样的医患往来中逐渐加深。

康克清则是在丈夫朱老总的陪同下来到林巧稚的诊室,她穿着朴素,不着显眼的装饰。

每次看病,康克清都像普通病人一样安静地排队候诊。对于她的身体状况,林巧稚尽心尽力,用最合适的方法对症下药,并仔细嘱咐康克清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照顾好自己的健康。

康克清的病痛与早年生活息息相关,她曾在长征中行走数千里,忍受饥寒与劳累,落下了不少病根。

林巧稚每次接诊她时,都会耐心倾听,时常提醒她注意饮食和休息。

康克清离开诊室时,总会带着医生开的药和一纸叮嘱。

每次她前来,朱德也总是静静地在走廊尽头等候,像普通的病人家属那样默默守候,拿着妻子用过的医疗单据,装进自己的包里。

令人唏嘘的是,有一次林巧稚问康克清:“你开始来看病时也用这个名字吗?”康克清后来感慨:

“林巧稚看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苦农民,她都同样认真,同样负责。她是看病,不是看人,可见她在看病时只关心病的本身,并不注意那个病人是谁。”

三、守护妇女健康的执着与行动

林巧稚坚信女性的健康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家庭幸福。

她认为孕期护理尤为重要,提出“妊娠保健不是病,妊娠要防病”,倡导孕妇健康检查和新生儿护理,促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妇幼保健体系逐步建立。

1958年,她随医疗队前往湖南洞庭湖地区,发现当地的眼病多发,于是特地去眼科学习眼疾的治疗方法。

她还学习针灸治疗,掌握了一些头痛和关节痛的针灸疗法,以便在农村推广使用。

林巧稚在深入农村的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编写了《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成为了当地妇女们的健康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末,林巧稚发起了妇女健康普查的试点计划,在北京某小区的5万人口中进行普查,挨家挨户为妇女做检查,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通过这些数据,她成功摸清了妇科疾病,尤其是子宫颈癌的发病规律。她通过这项普查推动了妇科预防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女性的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1965年,林巧稚作为巡回医疗队成员之一,再次前往农村参与义诊工作。她细心为当地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同时为地方医生传授治疗妇科病的方法。

她的无私奉献与不辞劳苦使她成为中国妇科医学的代表人物。林巧稚在从医的几十年中,始终秉持同样的信念,不断推动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

她还在1978年主持编写了《家庭卫生顾问》和《家庭育儿百科全书》,这些书成为了无数母亲和孩子的健康指南。

她在病床上坚持编写这些健康书籍,成为了当时妇女必备的参考读物。她的这些努力填补了当时中国妇幼健康知识的空白。

作为医生,林巧稚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林巧稚都随时待命,她将自己所有时间奉献给了病人,电话成为她唯一的陪伴。她曾说过“我的唯一伴侣是床头的电话”。

即使是年迈重病,她依然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如果病房里有病人出现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她。

林巧稚早已不再是住院医师,但她的关心和责任从未因时间推移而削减。她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和关切帮助病人,哪怕深夜,也毫不迟疑地前往病房。

1972年至1974年,她数次前往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尽管已经年过七旬,她依然对新知识充满渴望,并不断将所学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她的勤奋、精湛的医术以及高尚的医德,让国外医学界对这位中国女医生无比敬佩。她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也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四、生死关头的选择与最后的执念

进入80年代,林巧稚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病情愈发严重。1980年,她因脑血管病住进医院,而她对病房的执着并未改变。

在住院的日子里,林巧稚每天依然忙于编写医学书籍,特别是对妇科肿瘤学的研究充满了激情。

她的病情虽然逐渐恶化,但她的心思仍然停留在未完成的医学工作上,时常在轮椅上伏案记录病症和治疗方法。

她将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悉数融入到《妇科肿瘤》这本书中,直至1983年去世前,她仍在孜孜不倦地补充完善这部50万字的医学专著。

她的护士们清楚地记得,每次林巧稚苏醒后都会重复呼唤“拿产钳来”,仿佛自己仍在手术台前,为病人迎接新生命。

护士们便顺手拿起一些小物件递给她,她紧紧地握住不放,仿佛正在完成一台紧急的接生手术。

这种状态持续了多个夜晚,林巧稚的身体愈发虚弱,言语也越来越难以成句,但她的双手依旧保持着熟悉的姿势,好像是最后一次“手术”正在她的脑海中进行。

她也留下了一份详细的遗嘱,将自己积攒的3万元积蓄全数捐给了协和医院的托儿所,以帮助医院中需要照顾家庭的年轻同事。

她特意写明,这笔钱不是个人的财产,而是她一生工作的积累,愿其能够为医院的母婴事业继续贡献绵薄之力。

此外,她还希望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解剖,并请求将骨灰撒向大海,完成她对医学和对人类健康最后的贡献。

她一生未婚,却始终将医院和病人视为家庭,用无声的行动和无尽的关爱,向后世诠释了何为仁医的本色。

1983年4月22日正午时分,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2岁。

在她离世后,医生们遵从她的遗嘱,为她举行了极为简单的告别仪式,将她的骨灰撒向鼓浪屿的海域,象征着她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眷恋。

五、毓园的树影与后人的敬仰

林巧稚的故事并未随她的离去而终结。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妇产科医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医生。

1983年,她的家乡鼓浪屿为她建起了一座纪念园,以她的字“毓”命名为“毓园”,寓意着“培育生命”的深意。

园中,邓颖超亲手种下一棵南洋杉,以纪念这位毕生守护母婴健康的朋友。

毓园占地5000平方米,园内安放着林巧稚的雕像,许多来瞻仰的人们在雕像前驻足凝望,仿佛看见了这位“万婴之母”温暖而坚毅的眼神。邓颖超所植的南洋杉枝繁叶茂,成为后人祭拜她时的守望。

许多后来的妇产科医生和医学生在纪念园中感受到她无声的教诲,铭记这位老人留下的医学精神。

雕像前有一块铭文石,上面刻着林巧稚的信条:“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

这句话成为了无数医学后辈的座右铭,提醒他们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术,践行医德。

即便林巧稚早已离世,她的精神却犹如园中的南洋杉般枝繁叶茂,成为医学生们心中的榜样。

林巧稚对医学的投入不仅限于妇产科,还包括她在预防妇科肿瘤、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方面的贡献。

她曾成功帮助协和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显著提升了新生儿的存活率;

她还在国内率先倡导子宫颈癌筛查制度,使这一恶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成为常态化,并带领学生研究“绒毛膜上皮癌”的治疗方法,使这一高度恶性肿瘤的治愈率显著提高。

她的学生们继承了她在妇产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中国的妇产科医学事业铺设了更加坚实的道路。

结尾:

林巧稚的医者风范被后世广泛传颂,她的故事不仅是妇产科医生的榜样,更代表了那个年代无数将生命献给医学的人们。

毓园中那株南洋杉见证了几代医学后辈的敬仰与缅怀。

自她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在她的精神引领下加入医学事业,他们也承载着这一份不灭的使命,为中国的母婴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的事迹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轶事,成为协和医院的传奇一角,并为医学生们开辟出广阔的未来。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