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蜀汉推向深渊的并非诸葛亮,也非刘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这四人

历史温度啊 2024-12-22 06:41:22

蜀汉的灭亡,总是让人感慨万千。

很多人提起这个话题,第一反应是刘禅的“不争气”,毕竟“乐不思蜀”那句调侃,已经在大众心中盖了章。

也有人直指诸葛亮,说他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把好端端的蜀汉国力折腾得七零八落。

但真相往往不止一个角度,蜀汉的崩塌,背后藏着更复杂的故事。

其实,推蜀汉入深渊的,不是刘禅的无能,也不是诸葛亮的执拗,而是几个关键人物的“神操作”,让这个三足鼎立的局面迅速瓦解。

蜀汉灭亡的转折点,得从荆州说起。

荆州是刘备的命根子,是蜀汉东向和北攻的门户。

刘备曾为争这块地死磕孙权,甚至不惜撕破脸。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战略生命线,竟然被刘备的妹夫糜芳轻松“送”了出去。

当时关羽正与曹魏鏖战,水淹七军,气势如虹,眼看就能在襄樊打开局面。

糜芳却在关键时刻投降东吴,直接打开江陵城门,把关羽的后路堵死了。

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这一战不仅让蜀汉折了猛将,还失了荆州。

失去荆州的蜀汉,就像被抽掉了脊梁骨,原本的一统中原梦想,也被按下了暂停键。

有人可能会问,糜芳投降的后果有这么严重吗?可以这么说,荆州一丢,蜀汉的战略空间被彻底压缩。

原本刘备、关羽、诸葛亮的组合拳,能让曹魏和东吴都头疼不已。

可糜芳的投敌,让刘备再也无法从荆州北伐,整个蜀汉只能退回四川一隅,像一只蹲在角落里的困兽。

这还不算,糜芳一降,东吴趁机掌控了荆州,曹魏也稳住了襄樊,蜀汉从此陷入防守的被动局面。

可以说,糜芳在历史上留名,不是因为战功,而是因为他的“关键一投”。

而就在荆州丢失之后,蜀汉还迎来了一次更具戏剧性的打击。

那就是街亭之战。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计划非常周密。

凉州的郡县纷纷投降,蜀军甚至已经攻到陇右,眼看就要打出一片新天地。

这一切却被一个人彻底毁了。

这个人就是马谡。

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平日里被寄予厚望。

可惜,这位“理论派”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面对曹魏的反击,诸葛亮命他守住街亭,结果他完全无视诸葛亮的部署,放着有利地形不用,偏偏选择扎寨山上,结果被魏军轻松断了水源,兵败如山倒。

这一败,导致蜀军前线崩溃,诸葛亮不得不撤回汉中,放弃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陇右郡县。

更惨的是,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让蜀汉失去了对曹魏的战略威胁。

之后的几次北伐,蜀汉再也没能恢复当初的锐气,反而陷入一种疲于奔命的消耗战。

但马谡的失误,虽然让人痛惜,却还不是蜀汉灭亡的直接原因。

真正的致命伤,还得看蜀汉最后一战。

公元263年,曹魏大军分三路伐蜀,蜀汉腹地岌岌可危。

这时候,蜀汉的重担落在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身上。

可惜,诸葛亮的光环并没有传承到下一代。

诸葛瞻不仅实战经验不足,还缺乏临场指挥的魄力。

在邓艾奇袭成都的关键时刻,他错失了抢占有利地形的机会,反而选择轻率出战,结果被一举击溃。

这一败,让蜀汉最后的军队烟消云散,成都直接暴露在敌军面前。

刘禅面对这样的局面,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只能开城投降。

有人会说,蜀汉的灭亡,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力太弱,人才凋零。

但如果仔细挖掘,会发现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他对蜀汉的影响,比上面提到的几个人更加深远,这个人就是谯周。

谯周是蜀汉的一名学者,表面上看,他无权无势,似乎与蜀汉的命运没什么直接关系。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

谯周的“毒”在于,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

他在蜀汉朝堂上大肆宣扬“蜀汉打不过曹魏”的观点,还写了一篇《仇国论》,明里暗里鼓吹降魏的必要性。

更可怕的是,他的这种思想,逐渐在蜀汉内部蔓延开来。

很多原本主战的将领,也开始变得犹豫不决。

可以说,谯周不是直接拿刀杀死蜀汉的人,但他瓦解了蜀汉的斗志,摧毁了这个国家最后的意志。

回头看蜀汉的灭亡,其实是一系列错误叠加的结果。

糜芳的投降,让蜀汉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马谡的败北,毁掉了诸葛亮北伐的最大机会;诸葛瞻的轻敌,让蜀汉最后的防线彻底崩溃;谯周的“认知战”,更是直接击垮了蜀汉的信心。

从这些人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共同点:关键时刻的错误,往往比敌人的进攻更致命。

有人感叹,蜀汉的灭亡是一种“宿命”。

但宿命从来不是天注定,而是无数选择堆积起来的结果。

糜芳、马谡、诸葛瞻、谯周,他们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蜀汉走向深渊的推手。

有人说,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蜀汉能少几个这样的人,或许一统中原的故事,会有另一个结局。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