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中国六代机的都来看看,我们是如何解决发动机问题的!

飞花逐月大帝 2025-02-06 16:06:19

自从中国六代机成功试飞以后,一些人从最初的惊讶震惊之后,就开始怀疑中国试飞的新飞机是不是六代机了。

这些怀疑的理由五花八门,尤其是以中国目前的发动机技术,制造出来的发动机根本不能匹配六代机需求的声音最为激烈。

也难怪,毕竟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起步比较晚,一直都是处于模仿的路上。中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也就是这些年有点起色,尤其是涡扇10涡扇15等几款航空发动机的问世,从根本上解决了国产航空发动机相对于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

可以说,中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尽管如此,但我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与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比起来,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尤其是在发动机叶片材料等方面,我们还是存在短板的,是我们的弱项。

我们的六代机发动机要成功,所使用的航空发动机也必须是处于领先的地位,才能确保其性能和六代机的要求相匹配。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叶片材料的问题。

发动机叶片材料,最主要的参数,就是耐高温程度了。能够承受的温度越高,性能越稳定,发动机可以得到的转速就越高,性能也就越强劲。

所以,涡扇发动机问世以来,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发动机叶片的耐高温水平,实际上就是研究能够耐高温的发动机材料。

就拿在发动机技术上最为先进的美国为例,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走的是铼合金的路线,而中国则和美国技术路线截然不同,而且中国的发动机叶片合金的来历,还和空间站有关系。

美国之所以采用铼合金路线,主要是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美国现在垄断了全球的铼矿资源,现在美国是全世界铼产量第二的国家,第一是智利,是美国的一倍多点。相对于美国,中国的铼产量就比较少了,只有2.5吨左右,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中国这样的产量用于需求量很大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上,根本不够看的。

这种情况下,美国就成为使用铼合金制造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最主要的国家。

另外,铼合金不但耐高温,而且冶炼比较容易,成本就相对低廉了不少。

综合起来,美国使用铼合金制造航空发动机叶片上,具备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

美国的优势,自然就是我们的劣势了,这也逼得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了。

既耐高温,来源又稳定且具备成本优势适合做发动机叶片的优质材料实在是太少了。

怎么办呢?这难不倒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空间站,完全可以利用自主空间站的优势,合成制造出能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先进材料。

不久前,港媒就爆出,通过“天宫”空间站,中国科学家们第一次在全球制造出了完全符合工业应用的铌合金。

和铼合金类似,铌合金耐高温最高可达2400度,用这种铌合金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可以承受1700度的高温,和铼合金制作的发动机叶片基本上一样了。

美军F-22使用的“普惠”F119涡扇发动机的叶片就是铼合金,这意味着,我们有了同样可以耐高温的铌合金,就能够制造出用于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

同样的,以前那些说中国发展空间站纯粹是浪费的杂音,现在就可以消失了。

在珠海航展上,大家对苏-57旱地拔葱和优秀的机动性印象深刻,美军的F-22也是同样的。

我们解决了发动机叶片的瓶颈之后,我们的涡扇发动机性能肯定能够比肩美俄的发动机的。

不但是现在的歼-20,歼-35,甚至已经试飞的歼-36,同样可以配置由铌合金叶片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完全可以将歼-36这种六代机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铌这种稀有金属,我们国家已经在湖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发现了超大型铌-稀土矿,利用我们特有的技术,能够盘活铌资源92万9000吨,完全能够解决我们航空发动机叶片对铌金属的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制造铌合金发动机叶片的材料,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

另外,我们也从世界上铌储存量最大的巴西,进口了不少铌金属,储备没有问题的。

稀有的铌合金我们有了,技术有了,应用场景也有了,等待我们的,就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对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追赶和超越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