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是五大野战军中的一支劲旅,下辖12个纵队,可谓是兵强马壮,兵多将广。
能打的纵队司令员不在少数,如1纵李天佑,3纵韩先楚,6纵黄永胜,10纵梁兴初,12纵钟伟等等。在有一段时间里,8纵的表现不尽人意,受到总部的批评,纵队司令员段苏权曾遭降职处理。
在12个纵队里,除6纵和8纵换纵队司令员频率高以外,其他都比较稳定。
6纵司令员一开始是陈光,陈光与上级发生分歧后,洪学智调任1年多,上级把8纵司令员黄永胜调任过来,洪学智去上干大队工作;8纵首任司令员是黄永胜,因生活作风问题,被程子华、李运昌等人建议换将,将段苏权调任8纵。
段苏权是政工出身的将领,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长期担任政治工作。到解放战争时期,他改为军事干部,主要负责地方工作,担任热河军区司令员,隶属于晋察冀军区管辖。全面内战打响后,他调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
1947年秋,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军区,组建8纵、9纵,黄永胜、詹才芳分别担任司令员。先后指挥部队参加秋季攻势、冬季攻势。段苏权依然在地方担任军区司令员。
当1948年春,他被推荐担任8纵司令员,从资历上他是可以胜任的,可是在军事上比较薄弱。对于换下黄永胜,林彪是不愿意的,因为他需要能打的指挥员作战,派一个没有多少军事指挥经验的将领,在歼敌上还是不好说。
上级怎么就同意换将呢?首先是黄永胜本身被人抓小辫子,其次8纵、9纵都是冀察热辽部队,他们的顶头上司是程子华、李运昌。他们要求换下,上级也不得不考虑,为了安定团结。
对于段苏权作战方面,上级也作了安排,尽可能希望8纵战斗力保持不变。罗荣桓到部队视察,与政委、副司令、参谋长、师长们谈话,希望他们团结一致,打好仗。段苏权是好同志,就是打仗经验少,指挥水平有限,也不是短时间内解决的。怎么在短时间内弥补呢,唯一就是通过集体领导,是可以完成作战任务的。
也就是说,以后8纵的军事作战方面,司令部一起负责,来弥补段苏权的不足。
没多久,辽沈战役打响,段苏权指挥8纵与兄弟部门一起攻打锦州城。在指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打锦州是8纵第一次参加大兵团攻坚战,执行任务中,有时候缺乏军事常识,惹得总部不快。上级把这事情上报军委,军委下达8纵执行命令不坚决,应受到批评教育。可以说战争上的任何一点情况,都会直达军委,很透明,也容易理清责任。
退一步讲,如果战斗没有打好,到时候追究责任,那就是执行者的责任,与上级安排没多大关系。让你干啥不干啥,这不是影响战斗情况吗。
实际上,当时的问题在于锦州有2个机场,让8纵抢占,8纵问占领哪一个,因为机场距离9纵近,他们执行任务更为宜。也就是这个追问,被上级批评。
真正让上级对8纵动怒的是,在攻打大小紫金山时,丢了阵地没有上报,准备夺回来再说。战场瞬息万变,小局影响大局。战后在处理责任人时,团长、营长、连长等都有责任。作为纵队司令员也有连带责任,是跑不了的。
对于8纵出来的问题,引起总部的重视,政委罗荣桓到部队了解情况,肯定了8纵过去的成绩,虽然在攻打锦州时出现一些问题,从全局来说是小问题,可是对纵队来说是大问题,要有能力解决,要有信心,总部对你们也是有信心的。
锦州战役后,上级特意把纵队政委叫去,希望在接下来了的辽西作战中,不要束手束脚。在辽西会战中,8纵谨记上级的指示,避免了不该出现的问题,战绩也不俗。
客观上来说,段苏权比起其他纵队司令员作战经验少,没有指挥过多少野战,打仗就不能充分发挥。
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他该背负的责任也要背负了。上级没有让他入关,而是调离野战纵队,调黄永胜继续担任8纵司令,洪学智回6纵担任司令。段苏权被降职为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将为师级。几个月后,升为副参谋长,级别依然是正军级。
段苏权授少将都高了,他本人还不满意,在离开红军之前他是一师之长,结果在一次战斗被敌人伏击至全师死伤已尽,做为师主要领导的段苏权回了老家,几年后千辛万苦找到部队,(具体什么情况也无从查证)在东总担任8纵司令时,战前连所要进攻目标都搞错了,的确指挥能力不怎么样,之前的一个师全军覆没是主要领导人的段苏权有很大的关系,本来象这种人就不该再得到重用,其事实也是如此,不堪重用。象钟伟这样指挥能力较强主力纵叭司令也才授少将。
军事这一块不得不说,黄是真牛逼,唯陈光可以PK一下下[呲牙笑]
原来如此
歪曲历史!
段苏权 贺晋年不做司令做政委,妥妥的中将。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