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家号-嗔痴历史官
著名主持人窦文涛在《圆桌派》上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何企业家群体南多北少呢?马未都给了他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因为宗族文化的影响。南方受到宗族文化影响严重,所以企业大多是宗族性质企业,要是遇到什么挫折,将会有整个宗族帮忙,这样一来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强。
而北方的宗族文化影响不严重,所以北方的企业家大多是单枪匹马,在遇到风险的时候不仅没有人帮助,甚至还可能出现落井下石,因为家产争夺而导致企业破产。结合马未都所说,很多人又再次提出疑问,为何南方宗族文化浓厚,而北方却没有呢?
南方人其实是从北方迁徙而来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实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整个人口发展也是从黄河流域不断向周边扩散的,当中原地区以及关中地区都已经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长江以南的大多地区还是处于人烟稀少阶段的。
随着中原地区以及北方地区的不断发展,资源已经严重匮乏,因此人们为了争夺资源,总是容易发生各种战争,比如在夏商周时期就是这样的,一旦产生大规模战争,受苦受难的必然就是百姓,北方的百姓受不了战争影响,就大规模迁徙到了荒无人烟的南方地区。
他们一开始没有想到,来到南方之后环境居然比北方更加适合生存,于是就开始在南方扎根,稳定发展,当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南方反而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根基地,比如我们会看到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把北方的人们称之为匈奴了(匈奴就生活在东北、黑龙江地区)。
由于南方人口是迁徙过来的,所以最开始阶段对北方的故乡还是比较思念,因此南方人开始设立一些祠堂,用来怀念自己故乡的亲人,久而久之,这种文化就形成了宗族文化,在一个宗室当中,只要遇到大事,总会去祠堂祭拜,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什么大事,都会专门去祠堂祭拜。
当宗族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的运行基本都是靠着宗族来维持稳定的,比如我们会发现在汉唐时期的一些文献记载中,不管是对养老的记载,还是对一些法律方面的记载,都提到宗族族长这个关键人物。
一个宗族内总会选择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出来担任族长这个职位,在当时宗族文化浓厚的历史时期,很多时候族长的权力远远高于官员权力,在汉唐时期,要是一个人不孝顺父母或者不对父母进行养老,族长都会直接进行干涉,轻则对其进行一定惩罚,重则直接驱逐离开宗族,一旦一个人被驱逐离开,不管他去到哪里,都不受人们待见,毕竟在那个年代都是以宗族为群体的,一个村甚至一个县,可能都属于同一个宗族,宗族影响力严重超越官府影响力。
这也是一开始阶段选拔官员使用举孝廉制度的根本原因,因为宗族影响力太大,只能通过宗族内推荐选举一个人来担任官员,要不然无法服众,得不到宗族认可的官员,就算是成为官员,也无法管理下去。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到了宋朝一后,民间的宗族文化就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了,但是对于一些达官贵人或者皇亲国戚,宗族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比如在周朝时期建立的一些关于宗族的制度,就充分说明了一切。
嫡长子继承制度将宗族内部分为大宗和小宗,所谓的大宗也就是嫡子这一脉,比如在皇帝家中,皇后所生的儿子就属于嫡子,想要继承皇位,基本都必须先从嫡子当中选择,这就是大宗,除了嫡子之外的庶子,统称为小宗。
在宗室内部,除了皇家有专门的族谱之外,一般稍微有点影响力的大家族,也是比较重视族谱的,在族谱中我们就很容易看到大宗与小宗的区别,在大宗中,除了继承家产的那个之外,其余的分配情况又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宗族文化的一部分。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宗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太多因素,因为环境迁徙的因素只是其中起到促进和奠定基础的因素,正是因为有了迁徙,人们才会生活在南方,有了南方的稳定生活,宗族文化才能继续传承下去。
南方生活比较稳定,且战争比较少
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朝代的都城都是在咸阳、长安、南京,在北京的朝代实际上不算多,为何会选择南方都城为首都呢?实际上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南方比较稳定。
我们可以看看北方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不管是秦汉时期的匈奴,还是唐朝时期的突厥,乃至宋朝时期的金国、西夏人,元明清时期的蒙古人、女真人,这些人有的生活在北方,有的距离北方很近,所以经常有战争发生。
在战争频繁的北方地区,人们因为战争早已变得连活着都已经是一种奢求,更何况是用仅有的资源来祭拜祖先了。长期没有祭拜的习惯,宗族文化就会越来越淡化,久而久之,北方自然是没有那么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了。
也许现在我们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北方地区的人们比较尚武,南方地区的人们比较重文,这就是当时的历史沉淀导致的,再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很难改变了。
既然南方战争少,而且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处于南方,所以南方就会出现更多的豪门大族,这些大族自然就是宗族文化形成的关键所在,正如我最开始所说,在皇室以及达官贵人家中,宗族文化是最明显的。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明显现象,一方面是有了经济基础之后,人们才会追求精神寄托,另外一方面是豪门大族中人口众多,要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标准或者信仰来进行约束,是很难对其进行管理的。
在古代的豪门大族中,要是没有出现重大错误,这些名门望族的寿命将会很长,比如隋朝时期的独孤氏家族、以及杨氏家族,这些家族在历史上的时间跨度很大,而且出了很多优秀人物,要是没有宗族文化的影响,估计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了,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建国初期对北方地区祠堂以及宗族文化的清扫也是对北方地区宗族文化影响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南方距离北京较远,受到的波及程度不严重,宗族文化得以保存下来。
后来随着南方很多富人受到宗族文化熏陶影响,捐钱继续修建祠堂,久而久之,南方的祠堂数量更多,宗族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这一切似乎就是一个不断促进的过程,宗族文化越浓厚,人们对建立祠堂的热情就越高,建立祠堂越多,宗族文化就更加浓厚!
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纯一个宗族文化,其实已经包含了太多中华民族的传承,正是宗族文化,把中华民族家天下的思想传达出去,也是宗族文化告诉更多人要不忘初心,可以说宗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家族的一种凝聚力,但是有些时候,宗族文化也会成为阻碍一个家族发展的最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