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孛儿只斤·忽必烈绝对是个颇具影响力的人。他的这辈子,既是充满波澜的征服历程,也是对文化融合的摸索过程,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忽必烈乃成吉思汗之孙,托雷的嫡次子。据说他出生时肤色较黑,因其有突厥血统,自小就被托雷的次妻养育。在成长期间,忽必烈对过往帝王的功绩兴致盎然,特别对唐太宗李世民以秦王身份广揽贤才、创建伟业的事迹情有独钟。这种喜爱让他积极招揽藩府旧臣和有识之人,诚心请教治国的办法。受到汉族儒士的影响,忽必烈不但学到了大量知识,也为日后用汉法治理汉地做好了充分准备。
37 岁的时候,忽必烈的大哥蒙哥成为了大蒙古国的大汗,也就是元宪宗。忽必烈在他的同母弟弟中年纪最大,蒙哥刚即位不久,就把漠南汉地军事的重要任务交给了他,让他在金莲川驻留放牧。在这个过程中,忽必烈依靠自己的政治才智以及对人才的渴望,建立了金莲川幕府。这个谋臣侍从团体的出现,是忽必烈积极接纳汉法、和中原士大夫构建政治联盟的关键起始,为之后元帝国的创建提供了政策规划、社会支撑以及人才储备,影响极为深远。
第二年,蒙哥示意后,忽必烈带领十万大军去攻打西南的大理国。大理国的白族在段姓王室的管理下,独立了三个世纪,汉人把它周围的地方叫做云南。蒙古大军分成三路,忽必烈亲自带领中路军顺着黄河往西南走了350公里,到了临洮,接着穿过青藏高原的山路,进入四川北部。1254 年 1 月,大理城投降了,忽必烈下令不许滥杀,驻守的蒙古军队慢慢和当地居民通婚融合。乌良合台接着带领军队往东南方向前进,征服了一些零散的部落,甚至还去到了越南北部,后来因为热带气候和疟疾就退兵了。从这时候开始,云南正式被归入帝国的疆域,又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
【02】
1259 年,忽必烈打算渡过淮河去宋地,这时得知蒙哥在四川钓鱼城离世的坏消息,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写信说幼弟阿里不哥正在调兵遣将,想要夺取汗位。忽必烈很快察觉到有叛乱的危险,考虑之后,他同意了南宋提出的支付岁币、以江为界的建议,赶紧向北回去处理汗位争夺的事。这场汗位争夺最后变成了内战,也使南宋的国祚又延续了 20 年。
那时候,阿里不哥在蒙古西部阿尔泰山脉的夏宫宣称自己称汗,旭烈兀跟金帐汗国的统治者别儿哥因为宗教和领土的事儿矛盾变得特别严重,整个帝国都快不行了。为了把局面挽救回来,忽必烈在开平举办忽里勒台,被一部分宗王大臣拥护着登上皇位,变成了大蒙古国的皇帝。他很有胆量地进行改革,把蒙古原来的制度改变了,采用汉法,构建了适合中原经济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政权,靠着中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派兵打败了阿里不哥。后来,波斯的旭烈兀、南俄的别儿哥、察合台王国的阿鲁忽先后去世,忽必烈就能够把注意力再次放到南方了。
忽必烈清楚中原地区极为重要,把开平设为上都,将燕京称作中都,不再以蒙古传统的首都哈拉和林为重,而是在夏季和冬季往返于上都与北京之间。自此,北京成为关键的政治中心,现今的紫禁城就是在忽必烈所建都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57 岁那年,忽必烈依据《易经》中“至哉坤元”的含义,把国号从大蒙古国变更为大元,实现了从大蒙古国皇帝到元朝皇帝的身份转变。为让统治具备合法性,他推广佛教,构建起和国家体制同时运行的宗教体制。
在军事领域,鉴于南宋所处地理环境繁杂,防御系统坚固,忽必烈打算组建水师,顺着汉江往下对南宋发起进攻。1273 年,襄樊被攻破,南宋的防御体系崩溃。过了三年,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带着宋恭帝投降,呈上了传国玉玺与降表,临安就此陷落。1279 年,宋元在崖山外海展开了最后的海上战斗,宋军失利,南宋就此覆灭,元朝达成了自唐朝之后的又一次大一统局面。
忽必烈不仅统一了中原,还向日本发起战事。由于日本权臣北条时宗不愿归附,忽必烈便委任征东元帅忻都,带领2万蒙汉军、1万高丽军,搭乘300艘战船与500艘小艇,从高丽南部海岸出发,进击日本。蒙古军队靠着强大战力以及先进的火药武器“震天雷”,在对马岛与一岐岛获得胜利,并且顺利在博多湾登陆。但是,蒙古军队不善于山地作战,而且副帅刘复亨中箭负伤,再加上当晚台风降临,掀翻200多艘战船,13000多人被淹溺而亡,元军只得撤回。
【03】
1281 年,65 岁的忽必烈开启了第二次征日之战。这一回,出征的兵力多达 15 万人,船舶差不多有 5000 艘。然而,忽必烈责令高丽王在半年内造出 2000 艘战船,高丽王就用平底船来替代海船,这些船的船板大多是用小木块拼凑起来的,结构强度压根不够。元军就乘着这样的平底船去航海远征,虽说规模巨大,可在博多湾被日军的石墙给挡住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血战之后,海上的飓风又把差不多所有的战船都给摧毁了,大概 65000 名士兵葬身于大海之中,这次征日战争又失败了。
忽必烈晚年颇为不幸,在他六十七岁时,其最为宠爱的皇后逝世,过了五年,他选定的皇位继承人也撒手人寰。这些个人的悲惨遭遇,再加上他一直以来患有的足疾,致使他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1294 年,忽必烈在大都的紫檀殿病故,终年八十岁。
忽必烈身为征服者,其发动的战争让不少地区遭受苦难。不过,战后他推行了积极且有效的政策,以恢复社会经济。他重用汉人,仿照汉制,还注重农业的发展,给中原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他的一生,是野心与智慧相互交融的传奇,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