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收复台湾后,竟然成了土皇帝,留下的遗产让后代吃了二百多年

历史图书馆 2025-01-18 10:06:46

数万年前,台湾岛与大陆其实是相连的,随着地壳运动的加剧,台湾开始向大海移动,于是形成了今天的台湾岛。

3万年前,左镇人来到台湾岛生活,那时候岛上还有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环境比较恶劣,生存下来并不容易。

商州时期,台湾被划入九州中的扬州,与大陆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比较频繁,从那时开始它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之后,中原王朝对台湾的开发和管理逐渐加强,稳固了它作为我国重要领土的地位。

不过,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中原王朝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台湾的价值,这是台湾距离大陆遥远且经济开发不够所导致的。

1624年,荷兰侵略者趁着明朝虚弱,占据了台湾岛,将其变成殖民地,至此成为我国明清时期的历史问题。

不过,康熙时期,名将施琅收复了台湾,但随之而来却出现了新问题,这位收台功臣,竟成了台湾的土皇帝,一跃成为台湾最大的地主,他留下的遗产,后人吃了二百多年。

那么,施琅究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一、叛而复降

施琅是福建泉州人,年少时厌文喜武,擅长剑术,通晓兵法,为人尚义持正,乐善好施,十七岁的时候与弟弟一起参军,成为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下。

由于作战勇猛,工于计谋,施琅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郑芝龙的手下大将。

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投降清朝,施琅随之降清。

后来,郑成功占据海岛从事抗清活动,派人招抚施琅,施琅便脱离郑芝龙,成为了郑成功手下的左先锋。

郑成功非常信任施琅,视其为左膀右臂,每次进行军事部署,都要听取施琅的意见,因此施琅在军中地位很高。

不过,施琅年少轻狂,自认为有才能,于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对郑成功也开始不尊重,多次与郑成功爆发矛盾,郑成功便剥夺他的职务,他一气之下跑到福建躲起来。

施琅来到福建后,得知清朝正在利用郑芝龙的威望招降郑成功的部下,很多人都投降了,他便与族叔施福一起,也跑去投降了清军。

此后,施琅多次跟随施福出兵广东,与南明军队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军队能征惯战,甚至被人称之为“岳家军”。

既而承当要事,从海道出粤东,战胜攻克,人以岳家军目之。

不过,广东提督李成栋向来看不起南方兵将,于是在奏疏中诬陷施福、施琅及其部众“脆弱不堪,无资战守”,施琅因此得不到晋升,只能忍气吞声,颇有怀才不遇之感。

1648年,李成栋率闽西将领投降南明,施琅在回福建途中,遭到李成栋部下暗算,他差点就丢掉性命,无奈之下只得再投郑成功,而郑成功恰好急需人才,于是接纳了他。

再次投靠郑成功的时候,施琅在军事方面已经很成熟了,但他太过自负,于是又与郑成功爆发矛盾。

1650年,南明丧城失地,形势岌岌可危,郑成功想要出兵援助,施琅却认为不可,但在郑成功的坚持下,他只得跟随。

然而,在进军广东的时候,施琅又对郑成功的战略战术质疑,郑成功便削去他的军权,让他回到厦门防守。

后来,郑成功果然失利,而施琅又在厦门抵御了清军的多次进攻,立下赫赫战功,郑成功觉得没面子,于是只给施琅二百两白银作为赏赐,施琅大为不满,于是剃掉头发出家,自此不再拜见郑成功。

最终导致施琅与郑成功决裂的是曾德事件,曾德是施琅的部下,为了寻求晋升之道,竟然跑去给郑成功当侍卫,施琅为此感到十分生气,于是派人抓捕曾德。

郑成功得知后,下令施琅不能杀曾德,施琅却不听命令,坚持将曾德处死。

因为这件事,郑成功认为施琅必反,于是逮捕施琅及其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后来施琅趁机逃到清军辖区,郑成功便杀掉施大宣、施显,施琅得知此事后,于是死心塌地投靠清朝。

后来,施琅跟随清军攻打福州,因立下战功而被封为同安副将,后升为同安总兵,自此成为清朝高级武将,也走到了与郑氏战斗的最前线。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但不久即病逝,其子郑经继位为延平郡王,以台湾作为大本营,多次发兵攻打海澄等地,对清朝造成极大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郑氏旧将的施琅,因了解郑氏内部详情,又颇具军事才能,而被康熙帝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以防备郑氏进攻。

在与郑氏的多次交战中,施琅都取得了胜利,而且夺取了金门等岛屿,康熙帝因此对其越发欣赏。

1664年,施琅第一次向康熙帝提出收复台湾的建议,康熙帝很高兴,让他“预备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国家四海归一,边民无患”,他便开始积极准备,不久兼任靖海将军。

然而,施琅三次出兵台湾,均因台风袭击而未能成功,这就导致许多人反对武力收台,转而支持对郑经进行招抚,但都被郑经拒绝,收台之事因此陷入困境。

1667年,施琅连上《边患宜靖疏》、《尽陈所见疏》,陈述了收复台湾的紧迫性,提出了“剿抚兼施,从速收台”的建议,说郑氏立足未稳,只需要精兵两万即可收复台湾。

康熙帝对施琅的建议非常感兴趣,但朝中反对武力收台的人太多,且沿海人心不稳,不是武力收台的好时机。

为了安抚众臣,也为了保护施琅,康熙帝削去施琅的兵权,让其到京城担任内大臣,以备日后急用。

施琅这一等就是十几年,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尤其是三藩之乱,打乱了康熙帝的部署,导致收台之事一拖再拖。

二、收复台湾

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之后,郑经也去世了,诸子为了夺位而产生内讧,最终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郡王,但大权掌握了冯锡范等人手中,台湾人心动荡。

康熙帝认为收台条件已经成熟,在福建总督姚启圣的推荐下,他重新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抵达厦门后,一边造船一边练兵,还要监督打造器械,数月间他废寝忘食,使得福建水师重回正轨。

不过,施琅并不是收台的最高指挥官,在他上面还有总督姚启圣和巡抚吴兴祚,但此二人总是意见相左,导致收台策略迟迟无法统一。

于是,施琅上书康熙帝,以“南风、北风时机看法不同,影响作战”为由,请求康熙帝将收台大权交给他一人,其他人不得干涉。

施琅之所以要揽权,是因为他认为收台是武将的事情,不需要文官参与,况且决策者多了反而不利于行军打仗。

再一个就是,施琅心高气傲、逞强好胜、气量狭窄,无法与他人共事,也想独揽收台之功。

对于施琅的意见,康熙帝没有马上答应,只让巡抚吴兴祚不再参与收台事宜,姚启圣作为施琅的推荐者,可以与施琅协同出征。

然而,施琅依然感到不满,数次上书指责姚启圣,甚至污蔑造谣,姚启圣为此感到很伤心。

由于权力分配问题迟迟没有决断,导致收台之事一拖再拖,康熙帝便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大学士明珠指出,指挥作战的人多了,势必会相互牵制,影响作战效果,应有一人统一指挥,施琅熟悉海洋,精通兵法,有勇有谋,很了解郑氏集团内情,在台湾的故旧也很多,是指挥收台之事的最佳人选。

于是,康熙帝便下令由施琅独自指挥收台,姚启圣等人只负责后勤事宜。

1683年6月14日,施琅根据敌情及风向情况,率领清军精锐2.4万人、各种船舰238艘,从福建铜山出发,浩浩荡荡地向澎湖进发。

清军的第一次进攻遭遇失利,施琅及时调整战略,将清军分为四路大军,他本人带领一路大军正面进攻,一路作为奇兵袭击侧翼,一路佯装进攻作为掩护,一路则绕后偷袭。

四路大军同时进攻,刘国轩率领的郑氏水师应接不暇,最终战败而逃,澎湖得以收复。

澎湖海战的成功,是施琅充分准备、正确决策、指挥得当、勇猛作战的结果,也是全体清军将士努力拼杀而来的胜利。

此战过后,郑氏水师几乎损失殆尽,台湾方面大为震动,施琅一面派人到台湾劝降,一面带领清军向台湾进发,实施武力威慑。

刘国轩逃到台湾后,认为郑氏不是施琅的对手,于是劝说郑克塽投降,郑克塽也认为:

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

不久,郑克塽就派人向施琅请降,8月13日施琅登上台湾岛,郑氏文武百官出迎。

按理说,施琅与郑成功有杀父之仇,本应该报复郑氏后人,他非但没有这么做,还亲自去祭奠郑成功,高度赞扬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功,一度哽不成声,热泪盈眶,又对郑氏后人予以厚待。

施琅还派人安抚臣民,台湾很快就稳定下来,没有因为战争而出现动乱,他也因功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三、台湾弃留之争

施琅收复台湾后,清廷内部对台湾的弃留问题发生了争执,多数人认为应该放弃台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对台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军事战略层面。

比如内阁学士李光地就认为,派遣大军驻守台湾,会消耗太多军费,况且台湾贫瘠,朝廷非但得不到太多赋税,反而要从内地支援台湾,这样只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施琅作为提最早一批提出收复台湾的人之一,也是最终收复台湾的功臣,在对台问题其实是存在反复的。

最开始,施琅认为台湾地处孤岛,与大陆来往交通不便,旧郑氏官兵又太多,日后管理起来恐怕会有难度。

但是,施琅在台湾驻扎三个月之后,他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月底,施琅上《恭陈台湾弃留疏》,全面陈述了保留台湾的重要性,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台湾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守住台湾,则可以保护沿海江、浙、闽、粤四省的安全,如果放弃了,被倭寇或者海盗盘踞,那将是清朝的心腹大患,这一点在明朝就已经被证明了。

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第二,留住台湾,可以阻止西方殖民者觊觎清朝本土,荷兰虽然被郑成功赶走,但依然对台湾虎视眈眈。早在明朝时期,荷兰就多次以台湾和澎湖作为据点,对明朝沿海进行袭扰,还勾结海盗从事非法贸易,必须予以重视。

第三,台湾虽远,却不是不毛之地,经过郑芝龙、郑成功和郑经三代人以及荷兰人和开发,台湾已经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天堂了,粮食和蔗糖的产量很高,内地人对此不了解,但郑氏能盘踞台湾多年,已经证明了台湾的自给自足能力。

施琅的建议得到了大学士黄锡衮的重视,在黄锡衮的劝说下,康熙帝最终决定保留台湾,设置台湾府并屯兵戍守,隶属于福建省,台湾自此纳入清朝版图。

台湾收复之后,施琅长期驻扎在此,为了治理台湾,他还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比如重用有才干的郑氏旧臣,他认为这些人熟悉台湾,是治理台湾的最佳人选。

施琅还提出,在台湾任职的官兵,过了三年任期之后可以转内地,朝廷则支付官兵三年军饷,三年后台湾经济好转,朝廷可以停止支付,由台湾当地自行解决。

施琅的建议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后来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收复台湾并稳定、发展台湾是他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

四、台湾最大地主

一个问题是,施琅在台湾弃留问题上,态度为何前后差距那么大,难道真如他在奏折中所说,是为了保护清朝的安全吗?其实不全是。

施琅建议康熙帝保留台湾,除了为国家大局考虑之外,其实是夹杂着私心的。

施琅作为清军收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率军进入台湾之后,一跃成为代表清朝在台湾实施统治的最高决策者,权力大得可怕,就像麦克阿瑟在日本一样。

于是,本就私德有亏的施琅,很快就爆发出了巨大的野心,他刚刚进入台湾,就纵容亲属及部下抢夺了大量郑氏官兵逃亡或内迁后遗留下来的土地,光是属于他家的土地就达到了惊人的55庄之多。

为了管理这些土地,施琅派人在台湾各地成立了十个分租馆,将土地交给农民耕种后收租,从中获取大量利润。

试想,如果清朝放弃台湾,那施琅侵占的土地是不是也要被放弃了,出于私心考虑,他开始主张保住台湾。

对财富的痴迷,跟施琅的人生经历分不开,他祖上虽然当过官,但到他父亲这一辈,早已沦为农民了,因此他年轻时生活十分艰苦。

后来,施琅跟随郑成功抗清,日子也很苦,等到他投降清朝了,又长期被闲置,过得依然很苦。

据记载,施琅担任内大臣的时候,由于家里人口众多,都等着吃饭,都快揭不开锅了,他的妻子被迫做女红来补贴家用。

可见,施琅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弃了,台湾大片良田就闲置在那里,他不拿自然有别人拿,不如先下手为强。

再一个就是,施琅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再忠心的臣子都会遭到君主猜忌,他与郑成功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在清朝他又是一个降臣,康熙帝能完全信任他吗?

因此,施琅认为,只有在康熙帝还信任他的时候多为自己争取点利益,才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说,施琅攻打台湾之前,内心还存在着复仇的想法,那他进入台湾之后,为了自身利益着想,于是选择留下来善后。

施琅将仇恨放在一边,积极打造以德报怨的完美人设,再利用台湾天高皇帝远的优势,为自己谋求个人利益。

毫无疑问,施琅是个聪明人,当他如愿以偿劝说服康熙帝保留台湾,并让他镇守台湾之后,他就开始了更加大肆敛财的步伐,又吞并了大片土地,成为了台湾最大地主,加之他有权有势,因此说他是台湾土皇帝也不为过。

这一点,在台湾首任诸罗知县季麟光给闽浙总督王国安的信中有提到,说施琅的官差、馆事以郑氏的营盘田为由,侵占了台湾百姓的大片良田。

郑氏盘踞台湾期间,曾以营盘田的名义占据大片良田,这些田地不造册、不缴税,完全是郑氏的私人财产,仅在诸罗县就有两三千甲。

施琅不但派人夺取了这些土地,还将百姓的田地也说成是营盘田,然后将其收为己有。

为了防止百姓们上告,施琅还动用武力手段胁迫,百姓们因此只能忍气吞声,而朝廷对此却一无所知。

施琅到底有有多少田地?

对此有这样一个记载,说施琅的土地占到了南台湾的一半以上,被称之为“施侯租田园”,而收的租子则被称之为“施侯大租”。

施琅对此还不满足,竟然对无田无地的澎湖渔民收复所谓“规礼”,渔民不堪其扰,纷纷逃往内地。

施琅死去几十年后的乾隆九年,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周学建在办案时意外发现,台湾武官侵占土地现象严重,于是上奏朝廷,请求查办。

乾隆帝十分重视,派遣布政使高山前往台湾彻查此事,结果发现属实,以施琅侵占土地最多,达到了惊人的14250亩,占总数的六成以上!

但是,乾隆帝或许担心台湾稳定,只禁止向渔民收取“规礼”,而施琅留下的土地大多被保留,成为施琅家族的私产,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台湾日据时期才结束。

又据记载,乾隆时期施琅在台湾田地的租子,是通过清朝在台衙门代收的,然后转交到北京的施琅世袭业主,也就是施琅的子孙。

从这一记载可以推测,施琅侵占的土地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而朝廷代为收租,则极有可能从这些土地中分走一部分收益。

道光年间,施琅的后人出卖了大约六成土地,但保留的四成土地依然是个庞大的数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施琅留下的遗产,他的后人啥也不干,吃几辈子都绰绰有余。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施琅好几个儿子都在朝为官,他的家族也成为清朝官宦家族,有权有势还有钱,过得当然滋润了,只不过苦了台湾的老百姓,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沦为佃户,帮施琅家族耕种土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