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终究会有一天明白:中方倡导的“两国方案”才是最优解,才是能保障以色列和平生存和发展的正确道路。现在,表面上看以色列无所不能,无所不用其极,并且国际社会也拿他没办法。
可是,仔细看一看,以色列的武力真的会让巴勒斯坦人屈服了吗?真的让中东的“火药桶”消失了吗?并没有,相反每一次都卷土重来,愈演愈烈。
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巴以冲突螺旋上升,以军陷入了无休止的消耗战之中。对加沙的战争打了一年了,除了造成4.2万巴勒斯坦人死亡,还有10万多人受伤,200多万人食物短缺、无家可归,人道主义灾难正在发生。
而哈马斯并没有被消灭,反而最近与法塔赫在卡塔尔举行会晤,准备组建新的临时政府。以色列还想通过进攻黎巴嫩,来彻底消灭黎巴嫩真主党。美国劝告的也很干脆:即便发起全面战争,也无法帮助以色列北部居民重返家园。
以色列偏偏不信,从今年5月份拒绝拜登的停火方案之后,一边消极应对谈判,一边积极制定入侵黎巴嫩的计划,并渴望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可是,拜登选择了拒绝,只是承诺无底线保护以色列。
眼看以军无法在加沙地带获得最终的胜利,内塔尼亚胡在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飞机上,下令引爆了真主党使用的传呼机和对讲机等电子设备,并且立即展开了对黎巴嫩的大规模空袭。
可是,即便以色列严重打击了真主党的组织机构,其中高层基本上被一锅端,但是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无人机、导弹的节奏并没有停。
为了改变这个情况,以军派出地面部队进行“有限地面进攻”,结果一下直升机和装甲车就基本被团灭了。因此以军开始以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区为“肉盾”再次准备进攻黎巴嫩南部。
也不顾一切地要求维和部队撤离,被拒绝之后更是三天连续攻击维和部队营区,造成5名维和人员受伤。在收到参与维和的40国共同声明之后,以色列嘴上说答应保障维和人员安全,夜里就让以军攻入了营区。
内塔尼亚胡警告维和部队,必须后撤,否则无法保障其安全。以色列不仅加大了对黎巴嫩的入侵,还加大了对加沙地带的轰炸和进攻。这一年里,以色列对外作战获得了什么?
跑了的有钱人和社会精英,还是4多家倒闭的企业,亦或是糟糕到底的经济,以及随时被打击的空袭警报……即便如此,哈马斯还在加沙战争爆发一周年时宣布“要与以色列打长期消耗战”。
6万多北部居民已经处于流浪状态了,伊朗发射200枚导弹导弹之后,各个抵抗之弧也发射了各型无人机、导弹和火箭弹,他们发现了以色列防空系统的短板,也准备了饱和攻击的弹药,足够让以色列整日陷入惴惴不安之中。
站在以色列的立场上,他们试图消灭哈马斯、真主党,再让伊朗等中东国家屈服,来换取自己扩展领土的空间。但是实际情况是,抵抗从未中断,战争最终也从巴勒斯坦烧到了以色列本土。
一年多的战争中,以色列输掉了世界人民对于以色列及犹太人的同情心,也输掉了国际信誉和信用。法国要求对以色列禁运武器,欧盟谴责以色列袭击维和人员,危地马拉宣布与以色列断交,美国禁止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和石油设施……
逐渐,以色列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尽管美国迅速帮助以色列部署了一套“萨德”防空系统,并配备了100多美军协助。但是美国也很清楚,任何防空系统都会因为饱和攻击而失去功能。攻击维和部队,更会让以色列被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
内塔尼亚胡向美国表示,以色列将对伊朗核设施、石油设施之外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很明显缩小了规模,改变了目标。问题是,伊朗这边做了两手准备。一是与以色列决一死战,二是寻求外交帮助缓和矛盾发展。
也即是说,伊朗一直保持着不升级局势的姿态,但是也保持着持续打击以色列的信念。以军拿不下黎巴嫩,拿下了也无法让北部居民回家,回家了也无法保证以色列境内能够安全。
以色列如果不尽早从战争中走出来,无论是经济还是资源都会把它送回到10-20年前。而以军通过踏平维和部队营区,进攻黎巴嫩南部,其实也没有任何胜算。
14日深夜,中方外长分别与以色列防长卡茨、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童通话,苦口婆心表达了中方坚定的立场,重申了中方一贯的主张,规劝双方停火止战,采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中方再一次表示“以暴制暴,无法真正解决各方合理关切…”中方就巴以冲突、以黎冲突、以伊冲突,中以/中伊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商谈,最终可以总结为:停火止战,重视“两国方案”。
关于“两国方案”中方倡导了很多年,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也特别支持,只有以色列认为这个世界还是以拳头说话。殊不知,时代变了,全人类都要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建一个多极化世界才是历史的潮流。
以色列照这样打下去,已经撑不到半年了。即便有美国的支持,也最多像乌克兰一样,撑3年多。可是乌克兰还有纵深,还有资源,还有打光了的乌克兰人,以色列有吗?
中方很多年就表示“两国方案”才是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和平相处的基础,也是最佳选择。这些意见写在了联合国的决议里,也写在中阿联合声明中,更写在《北京宣言》中。
中方对地缘政治不感兴趣,对中东没有私利。中方站和平一边,站国际法一边,站事实和真理一边。所有的倡议与建议值得多方仔细去思考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