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省会,不及武汉的南京,仍完胜人口更多的长沙和郑州

听兰谈旅游 2024-01-30 21:06:23

在我国15座新一线城市中,中部地区虽然取得了4个席位的好成绩,但真正有实力冲击第五城的恐怕也只有武汉一城。而和武汉一样同为副省级省会的江苏省会南京,由于人口上与武汉的巨大差距,导致其在众多指标乃至综合实力上被武汉全面反超。即便是在江苏省内,也是在诸多关键指标上不及地级市苏州,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苏州是江苏省会。那么,在江苏省内存在感每况愈下的南京,在面对中部第二城之争的两大城市长沙、郑州时,又是否志在必得呢?本文,我们便以20项常见的关键指标带大家全方位解读这三座省会。与此同时,关于中部第二城的答案也就随之水落石出。

一、人口指标:1、郑州1282万2、长沙1042万3、南京949万身为副省级省会的南京,虽然在级别上高于中部两大地级省会,且深厚是强大的江苏作为后盾。但在左右城市发展走向的人口上,反而是南京垫底,而且还是三城中唯一低于千万人口的,即便是长沙落后于郑州240万人口,但相比于南京,仍然是高出了百万人口。这也导致南京和郑州之间的人口差达到了333万。即便是在人口活力上,净流入212万的南京同样是三城最低,足足比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少了160万。

二、面积:1、长沙11819km²2、郑州7446km²3、南京6587km²尽管南京来自于沿海省份江苏的省会,但由于南京自身并非沿海城市,因此,陆地面积也就自然成为三城城市发展的唯一“土壤”。而人口最多的郑州,纵然是高出了至少240万人口,但在象征家园大小的面积上,仍然是只有长沙的63%,足足相差了2个深圳大小。即便如此,郑州在面对人口最少的南京时,仍旧是比南京大了13%。以至于南京的面积只有长沙的56%不到。可以说人口、土地资源均不占优势。

三、GDP总量:1、南京16907亿2、长沙13966亿3、郑州12934亿众所周知,人口是成就一座城市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纵观全球,凡是人口大城,无一例外都是所在区域内的绝对经济中心。而从三城的第一大经济指标GDP来看,却出现了极为罕见地一幕。即人口越多的城市,GDP反而越低。其中,如果说南京在GDP上实现对长沙和郑州的以少胜多,得益于江苏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自身副省级省会的双重保障。那么,同为华中三省省会的郑州,被长沙以少胜多,则是有点耐人寻味。

四、GDP增速:1、郑州9.00%2、南京8.75%3、长沙8.12%没想到,在GDP上被另外两座城市双双实现智取的郑州,其实在GDP上还是三城中速度最快的。在过去十年间,年均增速达到9%的郑州,不仅速度最快,而且还是三城中唯一超9%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华中地区的长沙,即便GDP高出郑州8%,但速度却只有郑州的90%,同时还落后于南京,这也意味着,长沙不仅会被南京进一步拉开差距,同时,还极有可能被郑州后来居上。

五、地铁里程:1、南京460km,新增11km2、郑州345km,新增114km3、长沙208km,新增17km被誉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大动脉的地铁轨道系统,不仅承担了众多千万级人口城市的大部分交通压力,同时,还成为一座城市经济高质量运转的风向标。而从三城地铁建设成果来看,长沙和南京虽然在2023年度均只新增了十几公里,但南京的460公里依旧是长沙所难以企及的,足足是长沙的2.2倍。再看郑州,则是凭借2023年新增114km的傲人成绩,一举跃升到350km左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郑州GDP增速最快了。

六、人均GDP:1、南京17.82万2、长沙13.40万3、郑州10.09万继GDP总量上的四两拨千斤之后。作为我国十强城市中唯一人口不足千万的南京,在全球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关键指标人均GDP上,南京不仅再次以超发达城市的傲人成绩拔得头筹,而且接近于18万的人均GDP,更是令郑州和长沙望尘莫及。即便是长沙以33%的绝对优势完胜郑州,但可惜的是,距离发达城市依旧是毫厘之差。与此同时,与南京之间的差距同样是高达33%。这也导致郑州和南京之间的差距高达1.77倍。

七、人均收入:1、南京6.90万2、长沙5.88万3、郑州4.10万即便是在体现一座城市居民财富值的关键指标人均收入上,三城之间的相互位次也是和人均GDP如出一辙。只不过,彼此之间的差距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其中,再次屈居第二的长沙,以17%之差再次完败于南京,虽然相比于人均GDP上的33%明显缩小,但依旧难以掩盖明显的收入差距。而相比于长沙5.88万的成绩稳居中部第一,同为中部的郑州,则是刚刚突破4万,足足相差了1.43倍。

八、人均收入购房比:1、长沙4.86㎡/年2、郑州2.65㎡/年3、南京1.89㎡/年南京虽然在人均收入上遥遥领先于中部两大省会。但从收入购房比来看,南京的人均年收入可购房面积却只有1.9个平方,甚至还不到2平方,甚至都不够放一张双人床的。反观人均收入只有南京59%的郑州,则是达到了2.65个平方,相当于南京的1.4倍。不过,即便如此,郑州在面对同为中部省会的长沙时,差距依旧是达到了1.84倍。而面积即将突破5平方的长沙,更是南京的3倍有余。不得不说,长沙的购房压力实在是太亲民了。

九、人均财政支出:1、南京1.93万2、长沙1.50万3、郑州1.14万虽然南京在购房成本上远高于长沙和郑州,会严重影响南京的人才吸引力以及生活幸福感。但南京却在象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支出上,仍然是一马当先,人均可享有的财政支出接近于2万,不仅是长沙的1.28倍,更是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1.69倍。而垫底的郑州,即便是面对长沙,同样是相差了1.32倍,再次沦为另外两城的陪衬。这也意味着,郑州在教育、医疗等基础民生工程上的财政经费将显得愈加捉襟见肘。

十、人均存款:1、南京14.00万2、长沙9.38万3、郑州8.89万从反映一座城市居民财富值的人均住户存款来看,南京可以说是毫无悬念地再次脱颖而出,不仅人均存款达到了14万,而且还是三城中唯一超十万的,足足领先了至少49%。而相比于南京的一枝独秀,同为中部省会的郑州和长沙则是罕见地出现了棋逢对手一幕。虽然长沙最终还是更胜一筹,但领先优势却只有所剩无几的5.5%,以至于落后的郑州随时都有可能反超长沙,率先突破十万大关。

十一、粮食产量:1、长沙210万吨2、郑州138万吨3、南京99万吨如果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足够体量的人口来支撑,那么,民以食为天的粮食,无疑便成为城市建设之路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因素。而从三座城市的粮食贡献力来看,面积更大的长沙果不其然凭借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再次脱颖而出,粮食产量也是达到了210万吨。近乎于快赶上郑州+南京的总和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面积只有长沙56%的南京,不仅是三城中唯一不足百万吨的,而且只有长沙的47%。

十二、财政收入:1、南京1558亿2、长沙1202亿3、郑州1130亿身为副省级省会的南京,即便是人口位居三城垫底,但在财政硬实力上,依旧是以超1500亿的财政收入拔得头筹。纵然是完败于省内地级市苏州而无缘江苏财政收入第一城。但在面对长沙和郑州两大中部地级省会时,依旧是保持了至少30%的绝对优势。再看中部两省会之间,人口高出200余万的郑州却以6.4%之差惜败于长沙,再次垫底。反观和郑州一样同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中部省会武汉,则是和南京一样携手突破1500亿。

十三、规工总产值:1、郑州18763亿2、南京15320亿3、长沙9957亿作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郑州,虽然在财政方面的表现略显相形见绌。但在象征大国重器的工业上,拥有接近于1300万人口的郑州却一点也不含糊。不仅规工总产值达到了1.88万亿,而且比苏大强的省会南京都要高出23%,成为中部地区工业第一城。反观长沙,不仅未能突破万亿,而且只有郑州的53%,近乎于是郑州的一半。而缺少足够强有力的工业作为支撑的长沙,GDP增速垫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十四、进出口总额:1、南京6292亿2、郑州6069亿3、长沙3313亿本以为,来自于长三角副省级省会的南京,会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外贸上以压倒性优势胜出。但从三城的实际进出口成绩来看,南京却意料之外地和十省通衢的郑州棋逢对手,不仅双双携手突破6000亿,而且郑州距离反超南京仅有3.7%的一步之遥。相比于郑州在外贸上的强劲表现,紧邻我国第一大外贸中心广东的湖南省会长沙,却仅仅收获了3300亿的成绩,略显囊中羞涩。

十五、建筑业总产值:1、长沙7361亿2、郑州5516亿3、南京5083亿被誉为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虽然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曾长期定都于此的原因而成为我国基建第一城。但时至今日,曾无比辉煌的六朝古都南京,不仅保留至今的建城遗址寥寥无几,而且现如今的城建实力也是不尽如人意。规工总产值不仅刚刚突破5000亿,而且还同时不及郑州和长沙。尤其是和长沙的差距更是达到了1.45倍。所以大家也能看到南京的城建放在高楼林立的二十一世纪,已经略显黯然失色。

十六、文旅收入:1、南京1946亿2、长沙1316亿3、郑州1132亿素有文娱之都美誉的长沙,虽然在优质文旅资源5A景区上,和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一样,均为2个。但从实际文旅创收效果来看,网红城市长沙显然还是难以和拥有深厚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六朝古都南京相提并论,文旅收入也是只有南京的67.6%。反观和南京一样曾拥有璀璨建都史的五朝古都郑州,由于建都历史距今更为久远,因此,5A景区也是仅仅收获了1家,这也导致其文旅收入还不及网红城市长沙。

十七、百强医院:1、长沙4家2、南京3家3、郑州2家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本以为拥有至少240万人口优势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会在以人为本的医疗上取得不错的资源成绩。但现实却似乎有点事与愿违,拥有2家百强医院的郑州,不仅顶尖医疗机构数量位列三城垫底,而且最好的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实力上也是明显不及长沙的湘雅医院,以及南京的江苏省人民医院。不过,榜首同样也不是副省级的南京,而是拥有十强医院湘雅医院加持的长沙。

十八、大学院校:1、郑州72所2、长沙59所3、南京51所相比于医疗资源上的囊中羞涩,作为三城中唯一跻身全国人口十强城市的郑州,在更为关键的科教资源上,以72所大学的成绩成功脱颖而出。反观人口不足千万的南京,纵然是拥有8所985/211院校,奈何依旧难以掩盖其只有51所大学的美中不足。不仅比郑州少了20余所大学,即便是面对人口刚刚突破千万的长沙,也是少了8所。而科教资源上的相对偏少,势必会导致更多的青年才俊流向长沙和郑州。

十九、在校研究生:1、南京19.5万2、长沙8.66万3、郑州6.56万郑州虽然因为人口优势赢得了科教资源数量上的优势。但在高质量人才储备方面,拥有6.56万在校研究所的郑州,则是完美诠释了优质科教资源的重要性。别看南京大学数量和人口均明显不及长沙和郑州。但由于拥有8所211院校,以及13所双一流院校,让南京的研究生数量也是达到了曲高和寡的19.5万,甚至远超长沙+郑州的总和,以至于人才垫底的郑州只有南京的三分之一。

二十、新增授权专利:1、南京8.69万件2、郑州5.2万件3、长沙4.56万件果不其然,掌握了人才主动权的南京,纵然是人口远不及长沙和郑州,但仍然是在科技科创成果新增授权专利上,以8.69万件的成绩成功实现了以少胜多。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同为中部省会的长沙,虽然也同样拥有绝对的科教资源优势,以及更高的营商环境,但仍然是以14%之差不及郑州,成为三城中唯一低于5万件的。而科技科创上的乏善可陈,势必会进一步导致长沙经济发展质量难以大步流星。

总结:转眼间,关于三座新一线省会之间的20轮强强对话已在意犹未尽之中一览无余。相信大家透过客观公正地大数据深度解读之后,对于这三城也就有了更为直观的全方位了解。最后我们便来看看中部第二城会落花谁家?同时,与南京的差距又会如何呢?1、南京综合得分734,共计11项第一,3项第二,6项垫底;2、长沙综合得分666,共计5项第一,10项第二,5项垫底;3、郑州综合得分600,共计4项第一,7项第二,9项垫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