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系统重构集团管理格局:数字化转型下的五大变革(三)

英雄RFID 2025-03-27 17:35:19

三、成本控制新维度:精细化与动态优化

3.1 用量控制机制创新

在传统的集团资产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用量控制手段,资产过度占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资产管理系统引入 “人均配置上限”“区域总量限制” 等精细化管控策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以某科技企业为例,该企业员工数量众多,办公设备需求旺盛。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明确的设备领用标准,各部门为了满足工作需求,往往尽可能多地申请设备,导致设备领用数量远超实际需求,部分设备甚至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引入资产管理系统后,企业通过系统设置了部门设备领用阈值。例如,规定每个部门的人均电脑配置上限为 1.2 台,打印机按照每 10 人一台的标准进行配置。当部门申请领用设备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检测,如果申请数量超过阈值,将自动触发预警机制,提示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同时,系统还结合智能审批流程,对每一笔设备领用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只有当申请理由充分且符合企业的整体资源配置规划时,申请才会被批准。

通过这一举措,该科技企业成功减少了非必要的设备采购。据统计,实施用量控制机制后,企业的年度设备采购成本降低了 15%。同时,由于对设备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调配闲置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3.2 资产配置优化策略

资产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系统通过深入分析资产使用频率、维护成本等多维度数据,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精准的资产配置优化方案,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某制造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拥有大量的生产设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部分设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维护成本却居高不下,成为了企业的 “成本包袱”。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手段,企业难以准确判断哪些设备属于低效资产,也无法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调整策略。

引入资产管理系统后,这一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能够准确计算出每台设备的使用频率、生产效率以及维护成本等关键指标。通过这些数据,企业成功识别出了一批低效设备。针对这些设备,企业采用了租赁替代购置的模式。对于一些使用频率较低但又不可或缺的设备,企业不再进行购置,而是选择从专业的租赁公司租赁。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了设备的闲置风险,还能够根据生产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设备的租赁数量和时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通过资产配置优化策略,该制造业集团的固定资产投入显著降低,设备利用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由于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和闲置损失,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管理模式转型:从分散到协同的生态构建

4.1 集团化管控平台赋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集团化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实现高效的管控与协同,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信创资产管理系统的出现,为集团化管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多级组织架构下的权限分级与数据共享,让集团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某金融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众多分支机构,IT 资产规模庞大,管理难度极大。在引入信创资产管理系统之前,各分支机构的 IT 资产采购流程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协调。这不仅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还存在数据安全隐患。通过信创资产管理系统,该金融集团建立了集中化的管控平台,对全国分支机构的 IT 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系统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需求,设置了严格的权限分级机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只能访问和操作其职责范围内的资产数据。同时,借助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系统保障了敏感数据的安全,有效防止了数据泄露风险。

在采购流程方面,系统实现了标准化和自动化。分支机构的采购申请通过系统统一提交,集团总部根据各分支机构的实际需求和资产配置情况,进行集中审批和采购。通过批量议价,该金融集团成功降低了采购成本,降幅达到 25%。此外,系统还实时监控 IT 资产的使用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4.2 公物仓与资源共享机制

在集团资产管理中,闲置资产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闲置资产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调配和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集团开始建立公物仓与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搭建集团级闲置资产共享平台,促进资产跨部门流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泰州市金控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约型国企建设的号召,以打造 “资产云 + 公物仓” 为突破口,在市属国企中首创 “1+1+N” 的公物仓运行新模式。这一模式依托集团资产管理系统,创建了 “出、入、管” 为一体的数字化调度服务平台,实现了闲置资产的 “一键入仓”、资产信息的 “一键查询”、仓储状态的 “实时掌握” 以及业务流程的 “线上办理”。自该模式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实际操作中,泰州市金控集团通过系统全面梳理各部门的资产情况,准确识别出闲置资产,并将其纳入公物仓管理。一旦其他部门有资产需求,只需在系统中提交申请,系统会自动检索匹配公物仓中的闲置资产,实现快速调配。截至目前,该集团已成功实现 73 项资产的调剂使用,节约资金 15 万元。同时,对于一些不便集中存放的资产,集团采用虚拟仓管理模式,实物仍由权属单位保管,但资产信息全部纳入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这种方式既减少了资产的搬运和存储成本,又提高了资产的周转效率,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