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高考填报志愿是人生的关键一步。选对专业,未来能一路畅通无阻;选错专业,四年寒窗可能换不来一份工作。
正如张雪峰老师常说的:“专业选错,努力白费!”今天,学长就来给大家分享张雪峰老师反复提醒、慎重选择的八大专业,帮大家避开这些“深坑”!
1. 医学——家境一般真的别碰!张雪峰老师直接劝退:“家里没矿的,慎重考虑学医!”原因很现实,学医周期长、花费大、竞争激烈。临床医学要5+3甚至8年才能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花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而且这还没算实习期间的低工资和高压力。2024年,医学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只有70%左右,而且很多医院优先考虑985、211医学院校的学生。如果学弟、学妹们家境一般,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是不小的负担。
2. 法学——本科生毕业就失业?法学听上去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法学本科生就业率常年垫底。张雪峰老师曾说:“法学专业,如果不是名校本科以上,毕业就失业。”原因很简单,司法考试难度大,而且大所(知名律所)看重学历和人脉,没有这些加持,本科法学毕业只能去做法律助理,月薪可能还不到5K。除非你能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这样的顶级法学院,否则就慎重考虑吧!
3. 化工——毕业即失业的“天坑”还没填上!化工专业被称为“就业天坑”,不仅就业率低,而且工作环境差。张雪峰老师说:“化工行业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其他公司真的不敢恭维。”很多化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甚至需要长期在偏远地区工作,薪资水平也不高。2024年数据显示,化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到60%,转行率却高达40%。除非你考上清华化工、浙大化工这种顶尖院校,否则还是绕道而行吧。
4. 土木工程——从“基建狂魔”到“基建寒冬”!土木工程曾经是热门专业,但现在却成了就业寒冬的代名词。张雪峰老师调侃:“土木毕业就是去工地搬砖,冬天冻死,夏天晒死!”现在的土木行业,基建项目缩减,房地产低迷,导致就业岗位大幅减少。2024年,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率不足50%,很多人甚至被迫转行做销售、保险。即使你是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这种土木强校毕业,找到对口工作也不容易。
5. 生物科学——科研内卷严重,出路有限!生物科学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科研岗位极少,内卷严重。张雪峰老师曾吐槽:“生物专业的同学,读到博士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这个专业毕业后大多只能去实验室当科研助理,月薪3K到5K,想进大药厂、跨国企业则要求硕士、博士起步。而且生物行业对资金、设备的要求极高,很多项目无法落地,导致就业面狭窄。
6. 环境工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环境工程常被宣传为“绿色职业”,但实际上,就业市场并不景气。张雪峰老师指出:“环境工程就是环保局的专属专业,不进体制,基本没戏。”数据显示,2024年环境工程本科就业率只有55%,很多人最后都选择了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但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如果不能进清华、同济这种名校,建议谨慎选择。
7. 新闻传播——全靠天赋和资源,普通人难出头!新闻传播是个看起来很光鲜的专业,但实际就业并不理想。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竞争激烈,再加上自媒体冲击,让这个专业的出路越发窄。张雪峰老师提醒:“新闻传播专业,除非你特别有天赋,或者家里有资源,不然就当兴趣学学。”2024年,新闻传播专业的平均就业薪资只有6K左右,而且工作强度极大,新闻民工的称呼不是白来的。
8. 物理学——理论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物理学是基础学科的代表,听起来高大上,但就业却非常有限。张雪峰老师直言:“物理学专业,除非你能进中科院,不然基本是教书育人。”物理学的出路主要是继续深造,或者从事中小学教育。2024年物理学本科就业率不足40%,很多人选择考研甚至出国深造,但科研路漫漫,前途未必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