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赤壁之战的重要插曲,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无不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叹服,以致不少人几百年来大都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对其深信不疑。
然而随着历史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各种正说历史的出现,现在的青年读者,都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草船借箭”的事。而是罗贯中为了塑造孔明而虚构的。当然此事也并非空穴来风,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类似的事,而且这个故事在流传中,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以船借箭者,乃是孙权,而非孔明,发生地也并非赤壁,而是今天安徽南部一带。据裴松之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一天“(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引自《魏略》)。
这是三国时期以船借箭的历史记载,但很显然,孙权并非预先规划“借箭”之事,只是他审时度势,跟战场变化而采取的策略,这是“草船借箭”故事的雏形。
到了宋代,随着市井生活的发展,兴起了话本这种文学形式。话本在内容上也多有历史演义故事,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当中,关于三国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志平话》。而这个话本也提到了一个“以船借箭”的故事。可这次的主角不是历史上的孙权,而是他的大将周瑜,而且故事发生地终于来到了赤壁。
《三国志平话》上称“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这个故事已经和《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过程很相近了。而且此事周瑜取代了主子孙权,成为故事的主角。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他事先谋划,从曹阿瞒那里借来箭镞。足可见在宋代时,周公瑾的人气颇高,就连苏轼也吟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但这个故事还缺了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草人。而这个出现,也是有真实历史故事作为参考的。罗贯中极大可能引用了唐代名将张巡的事迹。
话说唐天宝十四载,唐蕃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各地官军落荒而逃。时任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张巡率军前往雍丘县(今河南杞县)拒敌。
令狐潮和叛军李怀仙等合兵四万进攻雍丘。双方血战两个多月,叛军负出了极大伤亡,仍无法攻陷雍丘。但守城部队也由于长久作战用光了箭矢,严重影响守城战斗。张巡于是命兵士扎了一千多个草人,并给草人穿上黑衣,系上绳子。
到了晚上,在张巡的指挥下,城头上鼓声大作,兵士缓缓地将草人从城墙上放下去。这时,叛军大营的巡哨士兵发现城墙上有异常,马上报告了令狐潮。他出营察看,借着月光望去,果见有不少唐军从城头沿着绳索而下,由此判定张巡乘夜袭营,于是下令弓弩手万箭齐发。
城上的唐军士兵不断地把草人放下又拉上,如此这般一直到天亮。此时,令狐潮才发现“唐军”原来是稻草人,只好下令停止射箭,带着白白浪费十万枝箭的悔恨回到营中。
几天后的晚上,叛军又看到唐军沿绳索而下,有了上次教训的叛军认定此乃张巡故计重施,遂笑而不备。可这次却是张巡命五百兵士从城头顺绳索而下,乘敌不备杀向敌营。叛军大营顿时大乱,士兵死伤无数,令狐潮在慌乱中烧毁营寨,率军撤退十余里,雍丘之围暂时得到了缓解。
张巡利用草人从安史叛军那里借箭,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必然会对小说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这成为“草船借箭”的重要元素,最终与历史上以船借箭相结合,完成了定型。
而随着理学的发展,加上南宋偏安的特殊处境,中国文人对于三国的正统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汉室遗民的蜀汉集团成为正统的象征,而对立的曹魏则被视为逆贼。此时的三国故事创作,就出现了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蜀汉集团的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都被刻意地拔高了。
因此到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诸葛亮成为赤壁之战重要的领导者,孙吴集团则遭到了贬抑。在宋朝高人气的周瑜,成了小肚鸡肠的人物。因此原本评话中的主角,就被换成了诸葛亮。
从孙权“以船借箭”的历史,到宋元话本周瑜的借箭,再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历史事件在民间演变的方式。有些普通的历史故事,经过民间流传,文人加工。移花接木插入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使演义情节更加生动,人物更加丰满,从而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
而且我们还能看到,历史人物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周瑜本来被宋儒视为一代豪杰,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可随着文人史观的转变,而出现黑化。而诸葛亮则因此人气日益增高。这也是古代小说在人物塑造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