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12号,克里姆林宫放出了一段视频,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视频里,俄罗斯总统普京难得穿上了作战服,出现在库尔斯克地区的俄军指挥所。这是从去年乌军突破俄边境防线之后,普京第一次亲自到这个地区进行视察。
普京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一起站在作战地图前,听前线指挥官报告最新的战况。别看这次视察只有短短十分钟,可是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格拉西莫夫在汇报的时候说了一组数字,真是让人吃了一惊:俄军已经收复了库尔斯克地区八成多的失地,夺回了二十四个居民点。在这场战斗里,乌军损失了六万七千多名精锐部队和外国雇佣兵,还有七千多件军事装备被毁。更厉害的是,俄军的特种部队玩了个“管道奇袭”,六百名士兵顺着废弃的天然气管道悄悄爬了十五公里,直接钻到了乌军的后方。这种特别的战术能成功,说明俄军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有了很大进步。本来乌克兰想在库尔斯克建个战略据点,想着用这个来逼俄罗斯在谈判时让步。结果呢,俄军一反击,乌军不仅没拿到谈判的筹码,还被包围了,处境很危险。
现在库尔斯克那边的乌军已经被打得缩在一个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后勤补给彻底断了。这就证明那些军事专家说得没错,乌克兰春天反攻的时候攒下的战略家底已经用完了。这时候国际形势开始有点微妙了。特朗普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把俄乌两边都推到谈判桌上了。乌克兰在战场上吃了亏,不得不考虑美国提出的这个谈判框架,不过有个条件,就是俄罗斯得同时停火。这可让普京有点左右为难了。要是同意停火,那就等于放弃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要是不同意吧,又怕影响美俄关系的好转。不过库尔斯克这一仗打下来,俄罗斯在谈判桌上确实有了更多筹码。普京这次出来放话很清楚:俄军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是不会妥协的。格拉西莫夫说的那个“设边境安全区”和“严惩战争罪行”什么的,其实就是在谈判里划了个底线。俄罗斯的意思很明白:可以停火,但前提是乌克兰得承认现在的局面。普京这次跑到前线去视察,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历史上,他只要穿上军装公开露个面,后面肯定有大事要发生。2014年克里米亚那会儿是这样,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次去库尔斯克,至少发出了三个信号:一是一定要打赢的决心,二是谈判桌上硬气的态度,三是对国内的动员效果。在收复失地的关键时刻,最高统帅跑到前线去了,这对俄军士气的提升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从视频里能看到,普京仔仔细细地在作战地图上做标记,这说明他对战场的情况掌握得特别清楚。选在这个时候展示军事实力,就是想告诉乌克兰和西方国家,俄罗斯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什么“安全区”和“战犯审判”,其实都是为未来的谈判提前设定条件呢。国内有些势力对战争进展有疑问,普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俄军还在掌控局面。他穿上迷彩服的形象,让大家觉得他是真正的“战时总统”,这样能更好地团结国内民众支持这场战争。
现在俄乌双方正在关键的对峙阶段。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政府被国内主战派和西方的压力逼得有点喘不过气来。泽连斯基当天还说,等冲突结束、战时状态解除之后才会举行总统大选,没人会故意推迟选举。这番话一方面回应了国内关于推迟选举的猜测,另一方面也表明乌克兰政府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感到很纠结。俄罗斯那边呢,虽然在库尔斯克打了胜仗,但整个战局还是充满不确定性。军事专家分析说,如果俄军能趁势进攻,可能会彻底突破俄乌边境的防御线,为接下来的战略布局打下基础。不过啊,美国的态度还是个不确定因素。特朗普政府急着想促成停火,一方面是考虑到国内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整全球的地缘政治布局。但是俄罗斯显然不想当那个单独遵守停火协议的一方。就像普京视察的时候说的:“战场上没得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到。”这种强硬的表态说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俄乌冲突可能会继续升级。库尔斯克的战斗不仅改变了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也让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普京穿着迷彩服站在那里,既是在庆祝胜利,也是在提醒大家注意未来的风险。这场危机到底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就看各方怎么权衡利益,以及谁更有战略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