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乍暖还寒,那是春天的尾巴,气温已经慢慢温暖起来,可空气中还藏着若有若无寒意,在浙江德清汇丰广场旁,就有不少拿着躺椅晒太阳的人。
广场一处树荫下开着一家独特的烧饼摊,它的招牌名字非常醒目。
“孝心烧饼”,而就在摊位的旁边,还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神色安定的老太太!
这就是曹加齐和他的老母亲,在外人眼中五十多岁的曹加齐,是名副其实“妈宝男”。
他不结婚也没有孩子,和母亲睡在一个屋里28年。
别人问起来,曹加齐就说:“我离不开我妈,我妈也离不开我。”
本来曹加齐一家不算富裕,但也是安稳平凡,结果在28 年前的一天,一家人一起吃饭时,母亲于粉英手上的筷子突然掉到地上,手控制不住地抖动。
他们还以为是抽筋了,去医院后却被确诊为帕金森病,这个噩耗对普通的家庭,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刚开始于粉英不严重,靠吃药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生活还是照样子过,可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她慢慢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才五十岁的年纪,于粉英就要靠着拐杖走路了,因为她的骨骼发生了变化,肌肉也开始萎缩,导致她无法正常行走。
其实只是行动受限的话,倒也可以应付,可这个帕金森病,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
像是脑部损伤、发音困难等等,到了后面连正常的进食都变得困难。
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是得了这种病,到了最后就只剩下几根手指可以活动了。
每次吃饭都需要曹加齐亲手来喂母亲,可是母亲的感受是他很难理解。
一碗放凉很久的鸡蛋面,刚喂进去一口,母亲就发出痛苦的嚷叫。
“喉咙痛,我不想吃了。”
可到了别人耳里只有呜呜声了,这是因为帕金森导致舌头肌肉发硬,无法完整地发音。
没人能听懂她在说什么,除了儿子曹加齐!
“一开始我也不明白意思,后面也能猜个大概了。”
因为母亲没了生活自理能力,父亲年纪也大了,只能人曹加齐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
从母亲生病那天起,他的生活24小时就完全围着母亲转。
年轻的曹加齐,仿佛一夜间就变得成熟起来。
曾经母亲是他的港湾,而如今他成了母亲的拐杖。
帕金森病的治疗费就是一笔巨款,为了给母亲治病,不到5年家里的存款被花了个干净,原本打算建新房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然而这还是差不少,因为帕金森后续还需不停吃药、进行手术,这些都是长期花费,曹加齐只能想尽办法去挣钱。
结果到了2013 年7月,又遭到了重大打击:父亲去世了。
但曹加齐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照顾好母亲的决心,他辞掉了工作,选择继承父亲的烧饼摊来维持家庭生计。
虽然之前曹加齐跟着父亲做过,但也不代表他能出师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练习后,自己尝起来不错才开始出摊。
作为一个新人,在炸烧饼的过程中,曹加齐经常被热油烫伤,他的的胳膊上有着很多,暗红色的疤痕,但他从不叫苦。
他深知,自己不能放松,他的背后还有着母亲需要照顾。
凭借着扎实的用料,和比别家更多肉馅的原因,曹加齐的烧饼摊生意越来越好。
即使在县城名气起来后,他出摊时间却经常不固定。
“有一次为了照顾我妈,快一年没有出摊了,一些老顾客还跟我抱怨过。”
到了2020年,于粉英可是经常出现幻觉,总觉得自己耳边有人在说话,大半夜她会用力地敲床。
这一年,曹加齐被迫经常半夜送母亲去医院急诊,严重时还需要吃精神药物。
为了24小时看护好母亲,曹加齐干脆就带着她一块出摊。
曹加齐炸烧饼时母亲就坐在椅子上,有时刚收了顾客的钱,母亲突然发病了就只能退钱回家。
在家里,曹加齐将自己的床摆在了母亲的床旁边,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子母床”。
母亲的床在窗边,靠窗的一侧安装了医用护栏,另一边就是曹加齐的木板床,仅有一步之遥。
天刚蒙蒙亮,曹加齐就要起床准备出摊和早餐,他首先会唤醒母亲,帮她换尿布。
因为吞咽困难,于粉英吃不了米饭了,曹加齐只能做一些“流食”,他会用豆浆机将米打成糊状,一勺一勺喂母亲吃。
吃完早餐后,曹加齐就开着一辆破面包车,带着母亲出摊了。
他会先从后备箱中,搬出母亲的专属椅子,把母亲背到座椅上,然后拿出小风扇和遮阳板。
前几年,曹加齐还遇到过一件让人感慨的事。
他和往常一样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意外得知20年前,给母亲看病的一位老医生,也得了这种病。
“人生就是这样,谁能预料到以后会是什么情况呢?别人觉得我妈就是个累赘,可是谁都会老的,都会有不行的一天,我是她儿子是她给了我生命,我就有义务照顾好她!”
而曹加齐的坚持,也让他至今孑然一身。
他和母亲住在一栋30多年的老房子里,只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简单地翻新了一回,除了房子破,生病的母亲更是他婚姻路上的阻碍。
这些年来,老母亲的洗澡、排泄、理发都是由他负责,母亲因为意识不清楚控制不了排便,大便经常拉在身上,后来又要换尿布。
这种场面,除了曹加齐以外,没人能够忍受得了。
“没有女人愿意进我家门。”
在老母亲意识清醒时,她总会用只有曹加齐听懂的话,跟儿子交代:
“儿子找个伴,不能因为我耽搁了你,以后你孤身一人怎么办……”
做母亲的,谁会不希望儿子成家呢?
之前不管再怎么辛苦,曹加齐也没有掉过眼泪,可每次听到母亲这么说,他都忍不住哭。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曹加齐却用实际行动反驳了这一观点。
即使是文字,也很难传达出他对母亲深沉的爱。
曹加齐二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母亲,这种坚持令人肃然起敬,也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孝的真正含义。
百善孝为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