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不赞同出兵朝鲜,却为何3次干预关键人事安排?

天蓉侃古今 2023-02-11 14:55:52

1950年10月1日,远在朝鲜的金日成给毛泽东发来了一封紧急电报。内容是求助中国方面出兵援助朝鲜,毛泽东看过电报后陷入了沉思。

当时,距朝鲜战争爆发已经3个月有余,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之后,导致朝鲜方面的战况急转直下。

毛泽东关于是否出兵朝鲜一事举棋不定,为此特地召开了一次特别军事会议。参会人员关于“打还是不打”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后来分化成了“主战派”和“反对派”两个阵营。

以林彪为首的“反对派”认为,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如果卷入这场国际性纷争,势必会影响新中国发展,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影响国本。

不过,林彪虽不赞成出兵朝鲜,却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三次出手干预了关键人事任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林彪之所以反对我军出兵朝鲜,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新中国百废待兴,在有利的和平发展时间,加快发展步伐才是正确的选择;

其次,从客观事实角度来讲,我国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和强大的美军相抗衡;

最后,出兵朝鲜代价太大,一旦美军动用核武器,那么对新中国而言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这是林彪“称病请辞挂帅”的真实内幕,他作为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军事指挥家,最先考虑的就是出国打这场大仗是否划算。

但毛泽东对林彪的表现却十分不满,认为他“谨慎有余,胆量不足”。就连一向宽以待人的周总理,也就此事对林彪进行了批判。

即使林彪没有挂帅领兵出征朝鲜,但却时刻关注着朝鲜战场的战况。就算他本人并没有亲赴朝鲜半岛指挥作战,但“四野”却是抗美援朝的主力军。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林彪曾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解的举动,那就是“临阵换将”。当时,林彪曾极力主张让邓华代替黄永胜,率领13兵团入朝作战。

其实,林彪之所以会做出临阵换将的决定,就是因为他十分了解邓华和黄永胜。在林彪的心目中黄永胜就像“猛张飞”,勇武有余但脾气火爆,而且还特别容易冲动。

事实证明林彪的选择非常正确,邓华不仅成为了彭老总的左膀右臂,而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二位被林彪替换的将军是曾克林,他是原3纵司令员,但在出征朝鲜半岛之前,林彪却建议让韩先楚率领3纵入朝。

韩先楚是有名的“旋风将军”,事实证明林彪这次临阵换将非常正确。原因是韩先楚曾在“四保临江”战役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先楚率领3纵进入朝鲜半岛之后,依然保持了敢打大仗、能打硬仗的作风,成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旋风纵队”。

万毅将军曾是1纵司令,作为林彪手下的一员虎将,深受林彪的赏识和重用。不过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林彪却将李天佑上将扶上了1纵司令的位置。

刚开始很多人都特别不理解林彪的做法,认为他屡次临阵换将,很容易影响志愿军的士气。殊不知这次人事调动,不仅体现出了林彪的慧眼识珠,也让彭老总十分满意。

李天佑率领1纵进入朝鲜战场之后,不仅成为了彭老总手中的一支利剑,而且也打出了志愿军的士气和威风。

可以说林彪的三次临阵换将,取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双赢效果。与此同时,1纵在李天佑将军的率领下,不仅成为了四野的王牌,更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支虎狼之师。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林彪不赞成出兵朝鲜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毕竟以当时的综合条件来看,志愿军要想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林彪之所以在不赞成出兵朝鲜的前提下,依然坚持三次临阵换将,不仅彰显出了一位军事天才的指挥能力,也充分体现出了林彪的统帅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从林彪的角度而言,他作为新中国的军事统帅之一,内心中肯定百分之百希望志愿军可以打胜仗,所以才会为打胜仗而三次临阵换将。

2 阅读:60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