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男子吐槽妻子太懒,既不愿意工作,也不愿意分担家务,男子直呼太憋屈。
结果,网友的反应亮了。
“人家不嫌你穷,你还嫌人懒?”
“要小心哦,倘若她出去工作,遇到比你好的,你哭都来不及了!”
这下,该男子更迷茫了,一边是生活,一边是家庭,他要何去何从?
01该名男子生活在山东青岛,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送快递,每一天早出晚归,等到回到出租屋,身体早已疲惫不堪。
可男子回家,还要面对凌乱不堪的房子。
只因妻子太懒,几乎不怎么做家务,导致原本就条件有限的出租屋更加萧条,丝毫没有家的温馨感觉。
为此,男子经常感到身心疲惫。
说起来,男子的出身并不是很好,原生家庭没有给他提供什么助力,所以,他只能靠自己的辛勤打拼去改善生活。
好在男子不怕苦不怕累,早早就外出打工,直到30岁的时候,才遇到妻子。

伴随着俩人喜结连理,男子为今后的生活构想了无数美好的场景。
他想着,婚后,与妻子一起打拼,相信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扬眉吐气,他也能荣归故里了。
可计划不如变化,结婚半年后,妻子有孕在身,不方便工作,于是,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男子的身上。
对此,男子甘之如饴,想到即将当爸爸,他有说不完的喜悦。
于是,男子更加卖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只为多赚一些生活费,用以保障妻儿的生活。

然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男子希望妻子可以将孩子交给老人带,让妻子与他一起工作,趁着年轻,多攒点钱,彻底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
可妻子拒绝了男子的提议,不愿意将孩子交给老人带,表示要自己带孩子。
平日里,妻子几乎每天都无所事事,不是与闺蜜打牌聊天,就是悠然自得地刷手机,任凭家里乱七八糟,也无动于衷。
02对于妻子的这些行为,男子都看在眼里,心中的不满与日俱增,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跟妻子商量,能不能出去找个工作。
结果,听到男子的提议,妻子就果断拒绝了,声称工作太累,有他一个人外出工作,就足够了。
男子见此,又说到了家务,希望妻子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将家里打扫干净,也算是为经营家庭努力了。
可妻子却说:“这个地方再收拾也是这个样子,收拾有什么意义?”
就这样,妻子既不愿意外出工作,为他们的三口之家努力,也不乐意收拾家务,让出租屋变得有烟火气。
男子越想,心里越不得劲,可他说得次数多了,妻子干脆撂下狠话,要是他再鸡蛋里挑骨头,干脆不过了。

男子见妻子的态度强硬,最后,只能忍气吞声。
可这几年憋在心里的委屈,却让男子难以平静。
男子忍不住想到,是不是当初选错了妻子,没有理解,更没有体贴,才导致现在的生活疲惫不堪。
男子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于是,男子在网上忍不住吐槽了这件事,希望网友可以支招,帮助他解决目前的家庭问题。
很快,网友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也许并不是婚姻本身错了,而是他们俩人从一开始就没有相同的三观,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或许,妻子不愿意工作,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懒,而是根深蒂固地认为,女人婚后,就应该相夫教子。
以至于她只想宅在家中,不愿意走出去,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价值。
03其实,这名妻子不愿意外出工作和做家务,或许并没有太多的深层原因,而是源于她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她对生活向来得过且过。
至于日子要过成什么样子,她没有多少计划和预期,所以,她才可以平静地看着丈夫在外奔波,辛苦挣钱。
而不去想自己能否做出什么改变,给生活来个锦上添花。
她对家务不上心,从她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她在内心深处已经认定,目前的生活不会因为卫生干净整洁而改变多少。
因此,她索性选择视而不见,或者顺其自然。
正是妻子有这样的心态,才使得对将来有一定规划的男子有点抓狂。
原来,事情的症结,就在夫妻双方对家庭生活的期望值不一样。

男子在风风火火地计划着美好前景,而妻子在心安理得地享受当下,那么,相互难以共情和相互不理解就在所难免了。
也许,婚姻之初,不论男女,都或多或少地对对方有着一定的期望。
也许有人在期待对方成为自己的经济助力,有人则希望对方是保障家庭生活的后盾,也有人希望对方能带来物资和精神上的双重愉悦。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希望越多就失望越多,尤其是两个思维方式不一致的婚姻男女,可能引发的冲突更为明显和激烈。
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期望,倘若与本人的意愿背道而驰,就意味着这样的期望等于想要改变对方的意图,结果自然逃不过得不偿失的结局。

毕竟,人都有一种奇怪的心理,凡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的事,即使与自己之前的秉性大相径庭,也会乐在其中。
可一旦对要做的事心有抵触,那怕这样的改变会令这个人受益匪浅,也会让这个人出于自我保护的下意识,进而竭尽全力地反对做出任何改变。
所以,想要改变一个人,除非,激发出这个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才会事半功倍。
盛田稻夫曾说:“你永远不应该相信别人会完全按照你的期望,把事情做得毫厘不差。”
可见,一旦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痛苦与纠结将与你形影不离。
那种无法得到回应的失落以及与预期不相符的挫败,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越来越沉重,最后让人不堪重负。
何况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感同身受,所以,能够扛起自己愿望担子的人,只有自己,很多时候,你就得负重前行。你说呢?
- END -
作者:么么茶
编辑: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