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这个曾经全民期待的除夕盛宴,如今却陷入尴尬。2025年春晚节目组终于放下身段,主动征求观众意见。这背后是春晚热度不再、记忆点稀缺的无奈现实。曾经的春晚,是欢乐的海洋,如今却让观众提不起兴趣,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2年,哈文接手春晚,开启了新的时代。她砍掉主持人宣读贺电和广告环节,虽然让观众免受广告之苦,但也让央视收入缩水。她提出让老一辈为年轻人让路,减少语言类节目比例,强调歌舞表演为主,加强审核力度,甚至规定表演中不准出现方言。这些改变,让赵本山的小品屡屡被驳回,最终他带着作品离开春晚。哈文认为小品要教育观众,而赵本山则认为春晚的主题是快乐,两者理念不合,导致赵本山离开。
哈文的改革,让春晚的收视率一路下滑。直到2014年冯小刚接手,才暂时挽救了收视率。然而哈文再次回归后,春晚又变得索然无味,成了除夕夜的背景板。观众们调侃“感谢哈文,让我们成功戒掉春晚”,这背后是对春晚内容的不满,观众想要的只是好看的、搞笑的节目,而非说教和歌舞剧。
2025年,春晚节目组主动征求意见,这一举动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评论区被各种建议霸屏,观众们并非不愿意看春晚,而是觉得这些年春晚太无聊。大家最希望的是老艺术家回归,他们最懂观众的笑点。同时观众们也希望放宽审核,把舞台还给创作者,让他们自由发挥。
春晚的主题本应是快乐,如今却被说教和条条框框束缚。喜剧创作需要像骏马在旷野驰骋般的灵感,不能被束缚。希望节目组发现问题后,未来的春晚能再创辉煌,重现当年的盛况。
春晚的改变是好事。虽然这些年春晚有些让人失望,但节目组主动征求意见,说明他们在努力改变。希望他们能真正听进观众的心声,让春晚回归欢乐本质。毕竟春晚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年夜饭,只有大家满意,春晚才能真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