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最恨的配置!小鹏G7竟取消液晶仪表,每年省下2.8万去哪了?

向天佑说汽车 2025-03-23 18:39:15

最近车圈炸锅了!小鹏G7,这台号称“25万级智能驾驶颠覆者”的新车,居然敢把激光雷达给“砍”了!要知道,现在这年头,新车发布会,激光雷达就跟豪华内饰一样,是标配中的标配,你敢说不要?小鹏这波操作,是“技术革新”,还是“偷工减料”?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

先说结论,小鹏G7这次的“减法”策略,既有亮点,也有风险。它就像一个大胆的实验,用成本换续航,用纯视觉方案挑战“激光雷达霸权”。它成功的地方在于,给25万级电动车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流,让消费者开始思考,激光雷达真的是刚需吗?但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纯视觉方案在应对复杂路况和极端天气下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它的成败。

咱们先来聊聊这“激光雷达之争”,现在很多车企都把激光雷达吹上天,好像有了它,自动驾驶就天下无敌了。但实际上,激光雷达的成本高昂,且受天气影响较大,在雨雪雾霾天气下的识别能力会大幅下降。小鹏G7直接砍掉激光雷达,用更廉价的摄像头方案取而代之,这无疑是降低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当然,这样做也面临着挑战。纯视觉方案对算法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强大的算力支持,才能实现类似激光雷达的识别精度。小鹏G7为此配备了Orin-X双芯片,算力达到508TOPS,理论上确实能满足纯视觉方案的需求。但是,理论和实践往往存在差距。在实际测试中,纯视觉方案在应对突发情况,例如突然横穿的电动车时,反应速度可能会慢半拍。这也就意味着,安全风险可能会更高。

小鹏G7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把省下来的钱,几乎全部砸在了续航上。68.5度电的电池,居然敢标注702公里续航!这在同级别车型中,绝对是“狠角色”。这背后,是热泵系统和精细的电池管理策略的功劳。实测数据显示,在-10℃的低温环境下,G7的续航达成率仍能达到78%,比某些竞品高出不少。

当然,这702公里的续航里程,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需要在理想的测试环境下才能实现,实际驾驶中,受驾驶习惯、路况、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续航里程肯定会有所缩水。其次,这个续航里程也只是基于小鹏的超充桩测试,如果使用的是第三方充电桩,充电速度可能会打折扣。所以,这个702公里,更像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数字,而不是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实际续航里程。

除了续航,小鹏G7在内饰设计上也做了一些取舍。液晶仪表的取消,让中控台看起来更简洁,但也失去了部分信息显示功能。而座椅的舒适度却得到了提升,使用了三层记忆棉和航空头枕,后排座椅靠背还可以调节到38度,简直就是“葛优躺”神器。

从配置来看,小鹏G7就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把钱花在了刀刃上。但问题是,这个“刀刃”到底在哪里?是续航?是舒适性?还是其他什么?其实,小鹏G7的目标用户很明确:那些注重性价比,对自动驾驶没有过高要求,主要在城市道路行驶的用户。对于经常跑长途,或者对自动驾驶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小鹏G7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在竞争激烈的25万级电动车市场,小鹏G7的竞争对手可谓是实力雄厚。例如极氪007X,配置豪华,性能强劲;腾势N7,空悬加持,舒适性极佳。面对这些强劲的对手,小鹏G7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竞争路线,那就是“用成本换续航”。这种策略能否成功,还得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25万级电动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家车企都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而小鹏G7的出现,无疑为这个市场增添了一丝不一样的色彩。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统计,小鹏G7的预售订单量较为可观,这表明,一部分消费者确实认可小鹏G7的“减法”策略。

但是,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纯视觉方案的可靠性不足,发生事故的概率会增加,那么小鹏G7的口碑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自动驾驶责任险的成本更高,这也增加了用户的用车成本。

总而言之,小鹏G7是一台充满争议的车型。它大胆采用纯视觉方案,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续航能力,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性和实用性方面的挑战。它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纯视觉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以及消费者对这种“减法”策略的接受程度。

q回顾小鹏G7,它就像一个大胆的实验,试图挑战传统,打破常规。它以牺牲部分配置为代价换取更长的续航里程,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策略,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未来,纯视觉方案能否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仍然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的是,小鹏G7的出现,已经为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讨论。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数据以及各第三方机构报告数据综合分析整合,以及结合市场调研与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整理,部分数据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公开披露。

最终,小鹏G7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追求高科技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在不断堆砌配置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忘记了用户的真正需求?或许,小鹏G7的“减法”策略,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另一种解读。  它提醒着我们,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更要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0 阅读:0

向天佑说汽车

简介:向天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