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老化和功能衰退。
在骨骼关节系统,长期的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者负载过度都会加剧退行性改变,具体表现为骨质的异常硬化以及软骨组织的退化(如弹性、韧性减低)。
在临床上,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或称骨关节退行性变)后会出现各种不适感,比如关节弹响、活动受限或者是关节区域的疼痛。具体的症状取决于病变发生的具体部位。
下面让我们来深入谈谈膝关节、肩关节等骨关节的退行性疾病,即骨关节炎。而对于颈椎、腰椎这些微动关节的退行性变,有机会另起一篇文章详述。
2019年全球约有5.28亿人患有骨关节炎,其中60%为女性,绝经后女性出现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导致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76d0d50d815e06e697431ae26c7625.png)
骨关节炎危险因素及表现 图源网络
年龄和肥胖是公认的危险因素,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在近30年来已经翻了一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上升预计还会继续增加。[1]
虽然年龄的增加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综合性的努力去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进展,办法主要为两个方向:1. 减少过度使用;2. 使用时提供保护。维持健康的体重是非常重要的,体重减轻可以大大地减少关节的负荷。适当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一方面可以保持体重,另一方面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尤其是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增强时,关节在活动过程中收到的冲击可以得到很好的缓冲。![](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523d7bda1a65f232ea7033364da018.jpg)
应力与骨关节炎 图源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训练的进度需要循序渐进,因为超出自身能力的运动训练非常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如果计划进行一些超负荷的训练,使用辅助器材和合适的护具(例如登山杖、护膝)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办法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791607cd8b386eed70ca71b1b18a54.jpg)
骨关节炎治疗 图源网络
药物治疗
通常来说在局部疼痛急性加重时推荐使用外用药物(如NSAID和一些中药贴剂),在疼痛较为剧烈时可以口服镇痛药物进行缓解。此外,软骨素和氨基葡萄糖这类关节软骨保护剂在指南中也被推荐用于早、中期的骨关节炎患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97d048ea8e0f9732c6c60611497eea.png)
关节保护剂原理 图源网络
物理治疗
体外冲击波、高能量激光、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都有证据支持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炎性渗出,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减缓疾病进一步发展,是骨关节炎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一些对药物治疗和注射比较抗拒的患者中,物理治疗在依从性方面则更有优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035b7f70dbe2558d2563be540f0137.png)
冲击波探头治疗 图源网络
关节腔内注射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可以补充关节间隙的关节液,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控制炎症、缓解疼痛(但严格限制糖皮质激素注射使用次数和时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也有证据表明可以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病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fcb53cfd8c8fe92ccd6344cb7c0554.png)
关节腔内注射 图源网络
相对比较反常规的是,关节腔内注射虽然听起来是“侵入性”的,但是由于能延缓疾病进展,指南中也是建议在骨关节炎的早、中期应用。
手术
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手术的一些镜下治疗操作和关节置换术。在疾病进展到重度,其他治疗无效的时候,进行关节置换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最新的中国指南中提到,约80%的患者可以使用人工全膝关节假体超过25年![2]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770efe914fbf3865e9528ce4eea97a.png)
膝关节置换术前后 图源网络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医学问题,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经高达46.3%!希望本文可以让你了解这个疾病,让我们一起呵护身上的大大小小关节吧。
参考文献
[1]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1990-2019年期间204个国家和地区369种疾病和伤害的全球负担: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的系统分析。
[2]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专家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4,20(3):323-338.
本文由协和八×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联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