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表明人工智能发展迎来了新纪元。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018年5月,国家教育部官网就转发了《中国教育报》题为“人工智能来了,教育当未雨绸缪”的文章。文章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非常关键,因此,教师要做好价值观的传承。管杰认为,未来教师的核心职能就是要培养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有能力与世界建立广泛联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会议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将探讨分析新技术发展对未来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理念及应对措施等重大问题。
长按二维码加入最全“金润AI综合大模型”16个AI人工智能模型随意切换应用
●2020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的指导思想。
●2020年12月9日,国家教育部转发了《中国教育报》的文章“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培养未来人才——2020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观察”。文章中南苏丹高等教育、科学和技术部部长昌松说:“人工智能教育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必须要做而且要尽快去做,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开发,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让更多人借助人工智能获得高等教育。”
●2024年7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平行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会议旨在分享各国有关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政策与经验,促成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共识。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校长、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原部长图伊梅巴耶夫·詹森特,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倡议。会议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来自60余个国家与地区、全国各地高校、研究院所及行业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
●2024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通知(教高司函〔2024〕12号)。经高校申报、专家论证等环节,确定第二批32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