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亲不亲,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兄弟姐妹是自己的家人,血脉相连,是割舍不断的缘分。
小时候,兄弟姐妹在父母的照顾下,快乐成长。长大以后,父母老了,大家各自有了小家庭。
在农村,成年儿女长大了,父母就会让他们独立门户,儿女成家了,就要分家。
从另一种角度看,“分家”不仅仅是分配财产,还是保持距离的方法。有的人,成家之后,自己建了新房子,离父母的家有好几里路。
当然,分家并不是说,从此就不来往了。毕竟兄弟姐妹是最亲密的亲戚,在关键时候,需要抱团发展,一致对待外人的欺负。
《礼记·曲礼上》里写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主要体现在礼尚往来方面。平日,不管谁家有了喜事,大家都会在一起吃顿饭,互相问候。比方说,有人过生日,趁机会,一起聚一聚。
还有,农忙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体现了大家庭的力量,也体现了深厚的感情。
事实上,人到中年,兄弟姐妹走得太近了,就是一场灾难,最好不要频繁来往。大家感情好的时候,可以穿一条裤子;感情坏的时候,可以六亲不认。
02
交往太频繁了,矛盾就增多了。
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家庭也不完美。
但是我们大多数的时候,只知道自己的家庭不完美,还羡慕别人的家庭。如果你真正了解了别人的家庭,才会发现,别人的家庭更加糟糕。
如果你发现兄弟姐妹的家庭很糟糕,你要么会嘲笑他们,要么会忍不住干预他们的生活,说三道四。
还有,人与人走得太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就慢慢凸显了。无形之中,每个人喜欢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衡量家事。
第一,经济纠纷。今天你去姐姐家借一百块钱,明天去弟弟家借一把锄头。借东西、借钱,都是小事,只要你准时归还就行了。
万一你哪一次不记得准时归还了,兄弟姐妹也会记得你的“坏处”,觉得你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还有,你借了钱之后,要不要给利息,给多少,都是一个难题,也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第二,家财争夺。父母给儿女的东西、金钱,并不是很多,但是儿女却会眼睁睁地盯着,都希望自己多拿一些。
一些大富豪,自己有上千万的存款,还惦记着父母手里的几千元钱。他觉得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不能吃亏。
凡是少得家财的人,都会觉得吃亏了,心中有恨;多拿家财的人,会觉得理所当然。两者之间,互不相让,都有自己的道理,有一套说辞。
不管父母多么公道正派,也无法让所有的儿女都满意,总是有厚此薄彼的情况。一些兄弟姐妹,不仅计较家财,还计较小时候自己在 家里多干了农活的事情,埋怨父母没有送自己上大学等。
第三,暴露缺点。每个家庭有都有缺点,每个人也有缺点。如果你看清了对方的缺点,你就会看不惯他,从内心深处嫌弃他。
第四,“外人”干预。儿媳、女婿,是“外人”,对于大家庭的事情,他们看不透,但是他们也会干预。妯娌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的导火索。
失去了距离的兄弟姐妹,所有的矛盾都会爆发出来,一个大家庭,鸡犬不宁。
03
交往太频繁了,就会“人比人,气死人”。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都是从娘胎里出来的人,但是性格、脾气、学识、经济状况都不一样。有的儿女富有,有的儿女贫穷;有的儿女自私自利,有的儿女大度;有的儿女格局很大,有的儿女小肚鸡肠。
如果大家常常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那么难免会失去心理平衡,觉得兄弟姐妹过得很好,但是不愿意帮助自己,就是他们的错误。
比方说,两个兄弟,老大在单位上当官,老二在家里种地。老大在城里混得风生水起,但是他对老二的帮助却是很有限的。
老大介绍工作给老二,他会觉得老大不诚心,并没有把最好的工作介绍给自己,反而心生怨恨;老大借钱给老二,老二觉得“不要还了”,反正老大有的是钱。
不同层次的人,在一起过日子很难。可是攀比之心,又无法戒掉,因此大家都在生闷气,抱怨家庭。
04
农村有句俗话:“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来。”
距离产生美,任何感情都一样。
亲兄弟,明算账。如果有了不清不楚的经济纠纷,那么兄弟之间就无法好好交往了。
不管的家财,还是各自的财产,都要当面算清楚,借钱要立下规矩,说好还钱的方法。没有了财产的纠纷,就不容易相处了。
姐妹之间相处,要遵照“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规则。女儿出嫁了,对于娘家的事情,尽量少管,也不要掺和到弟弟哥哥之间的利益纠纷之中来。
一家人,各自管好自己的小家庭,在兄弟姐妹有难处的时候,搭把手,其他的时间,逢年过节聚一聚就可以了。
一家人,要学会大度。不管谁变富了,都是大家庭变富了。兄弟姐妹就是“左右手”的关系,可以互相博弈,也可以相互合作,还能互相依靠。
好的兄弟姐妹,是血溶于水的关系,不管家庭多穷,也会一起熬过去。
兄弟姐妹是亲戚中最特别的亲戚,如何和睦相处,需要每个人都退一步,减少交往,不计较得失,忘记过去的恩恩怨怨,尊重父母的安排,学会感恩父母。
兄弟姐妹交往,进一步是温暖,退一步是舒心,不远不近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