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四大天王,拥趸无数。
若以言论为观察对象,则不但有各家拥趸,也有诸多娱记和歌迷、影迷与会,大家各抒己见,褒贬赞弹、黑踩拉抬,就若神魔大战。
而纵然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得分个真伪、虚实和“公母”出来,不能够空口白牙,胡乱盖章。
不如来讨论一下,谁吹得比较“大”?
这很有趣。

张学友。
笔者所见过的,有四者,其一是歌神,其二是四大天王之首,其三是四大天王唱功第一,其四是四大天王演技第一。
歌神这个定义,有不少人有意见。
比如王杰,一万个不服。
不过若以歌论,他当真几乎是出道即巅峰,无论是《情已逝》、《遥远的她》和《太阳星辰》,还是《每天爱你多一些》、《李香兰》、《夕阳醉了》、《只想一生跟你走》、《来来回回》、《我等到花儿也谢了》,随便拿出一首,都不可低估。
嗓音天赋堪称爆表,后期虽厚重渐失,却无论技巧还是经验,都仍可称雄。
再以此论,四大天王唱功第一的名号,也无人可以撼动。
这两条,或并没有吹“大”。
名实相符。

另外两个定义,就颇堪玩味了。
“四大天王之首”这个概念,笔者嗤之以鼻。
原因很简单。
放眼整个华语娱乐圈,四大天王这个名号,都当得起“传奇”二字,以跨界而论,更是无可匹敌的存在。
在这样一个本就极其恐怖的高度下,再去踩低其他人,强行定义一个四人之“首”,怎么想的?
这当然就是硬抬。
不可取。

四大天王演技第一。
这句话,其实几乎是四人拥趸的“兵家必争”,只不过相对来讲,被张学友拥趸喊出来的频率,或要更高一些。
以表演来讲,张学友突出的地方是什么?
喜剧和配角。
其职业生涯的电影作品的数量,在四大天王行列,迄今仍仅次于刘德华,但深入去看,以他为核心的电影,寥寥无几。
配戏、群戏和多主角,占了绝大多数,仅有极少数单人主角电影。
而众所周知。
拿配角去和主角对比演技,有很大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翻看一下,历年来各大电影颁奖礼的名单,对比一下影帝和男配,就该知道,配角之争,无论激烈程度还是标准,都要低很多。
张学友核心主角的电影作品,大略包括《太子传说》、《黑雪》、《新边缘人》、《男人四十》、《赤道》和《暗色天堂》。
以表演的深度、宽度、层次、爆发力和想象力来判定,这个“第一”,肯定吹“大”了。
翻篇。

刘德华。
四大天王之首、人气第一、综合第一。
同理,“四大天王之首”这个概念不提,我们来谈谈,人气和综合第一这两条。
刘德华几乎是整个华语影坛,主角电影数量最多的演员,再加上社交平台账号粉丝量、上热搜的频率以及香港和内地资源“通吃”、圈内人脉,以人气论,确实独占鳌头。
人气第一,毋庸置疑。
而众所周知。
关于刘德华,流传最广的形容,是“唱不过张学友、跳不过郭富城、演不过梁朝伟和帅不过黎明”,但他“综合第一”。
这不但来自拥趸,也是一部分娱记的认知和认可。
逻辑上似乎没有问题。
但这句话有个默认的前提,即无论唱、跳、演和帅,他都是“第二名”。
这个。
是不是合理,诸君自己判断。
再翻一篇。

郭富城。
舞王、唱跳之王、时尚天王、广告天王和六边形战士。
很有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郭富城拥趸,去争“四大天王之首”这个头衔,有人说是没底气,但笔者以为,另有原因。
因为争之为蠢。
舞王一词,整个华语娱乐圈来讲,就以郭富城为始。
他十九岁开始练舞三年,做歌手之后,仍苦练不辍,先后被国内外传媒赠予红馆的主人、舞台王者、亚洲舞王、东方舞台神话等名号,甚至还有香港舞蹈年奖和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450度旋转舞台。
不说四大天王其三,就是经常被人提及的张立基、杜德伟等人,先过了上面这堆名号再说。
理当无争议。

唱跳之王,与“舞王”之号源出一脉。
郭富城歌曲作品中,快歌舞曲的占比,未必很大,但出色程度,堪称爆表。
这已是乐坛的独一无二。
另外仅举一例,昔年在纪念梅艳芳离世十周年演唱会上,他独站三尺小台,带伤而歌,以一曲《梦伴》,横压全场。
复须何言?

时尚与广告,关系密切。
从机车广告、蘑菇头、写真集、海报、你是我的巧克力、情字项链风行香港、自由2,百事、摩斯电讯、美特斯·邦威,乃及富士胶卷、喜得龙、与狼共舞、娇韵诗、舒适堡、无限美、浪琴、电讯盈科等等。
笔者略去了许多。
每次提到广告话题,总有人用“和记、和记、和记”来抗衡。
颇觉有趣。
而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复盘所见,笔者认为,时尚天王与广告天王这两个名号,放在郭富城身上,没有丝毫违和。
当然,如果谁想要,尽管拿去。
但请一定要记得,有个词,叫沐猴而冠。
唯有真金,不怕火炼。

六边形战士。
这个词不新鲜,一般用来形容横跨多个领域的专业能力。
上面谈到的舞,就是其一,而时尚和广告,其实同样也在这个范畴,笔者以为,这几条,都并无虚夸。
不过,既然要讲“六边形”,必然要加上歌影。

郭富城能不能唱?
总有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跳舞没得说,但唱歌就算了。
这叫武断。
笔者的角度,从来不会以好听与否,去形容某位歌手,因为这是明显的以偏概全,以自己喜好,去揣测旁人,既不礼貌,也不公平。
世上歌手万千,音色千万,汝之蜜糖,就或他人砒霜,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
而美之一物,有基本逻辑指引。
郭富城的歌,当然有其独特之美,即便单论唱功,从咬字、发声、气息、假声、颤音、混音等等要素去判定,也绝对可列“唱将”层级,甚至其歌曲难度,完全可以,放在整个华语乐坛的“头部”,去再做衡量。
听歌,也是一门学问。

再者就是电影。
如果还有人要问,郭富城能不能演,那当真很值得同情了。
关于郭富城的表演,笔者只讲三件事。
其一,商业和文艺电影的均衡度,其二,表演的可塑性、深度、层次感、爆发力、想象力和戏路的广度,其三,难度与不可替代性。
不管哪一条,都尽可对比。
只不过,这件事确实有些“门槛”,不是轻易能懂。
扔几部电影,《赤脚小子》、《浪漫风暴》、《风云雄霸天下》、《三岔口》、《父子》、《杀人犯》、《最爱》、《浮城大亨》、《寒战》、《道士下山》、《踏血寻梅》、《破·局》、《无双》、《麦路人》、《秘密访客》、《临时劫案》和《九龙城寨之围城》。
变化与精进,幅度惊人。

黎明。
最帅、最红,第一个拿影帝。
怎么说?
想起一件趣事。
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说过几次,所谓黎明最红,是借用了“红不过钟楚红”这句话,哪有什么最红?
并催促笔者,写篇文章,专门讨论一下这件事。
还附上了当年杂志原文照片。
其实哪有必要。

关于黎明是否吹“大”的问题,笔者已经不再准备去做展开。
因为,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天王拥趸之争,逐渐将不再有更多的意义,更会在不久的将来,偃旗息鼓。
这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所有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作品厚度与专业能力大过天。
语毕。
郭富城被称为“第四天王”,他排末位应该没争议吧
三剑客好好的,非得加进来一个滥竽充数的跳蚤,搞什么四大天王
郭富城最差,刘德华,黎明,张学友其实和他们三个不在一个维度
郭吹
吹郭别带其他三大,蹭流量
唐儿子又来吹你爹郭富城啦[得瑟]
张学友的电影我觉得这几个非常可以,倩女幽魂3里的道士,许冠杰版笑傲江湖里的东厂里的鹰犬,李连杰版黄飞鸿第一部的牙擦苏,还有鼠胆龙威里忘了叫啥了。喋血街头里的阿b,东成西就里的洪七公。
四个人,郭富城稍微差一点。
水城,除了一首乱舞一通的什么爱不完,都不知还有那首歌能被大众传唱的。
皇家综合打分: 刘德华97,张学友95,黎明91,郭富城86。
我觉得各有千秋,怎么叫吹,人家四大天王红了几十年了,现在依然独步天下,王八婆头脑太简单了,太自己为是,
都是臭大便
他们四个加起来也没刀狼吹的大。
唐泪,你每次给郭天王大大特写,每次都会糟人骂的,我不晓得为什么?郭天王确实不错的,键盘侠真烦
你也承认黎明最帅郭富城最菜就行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造星而已,商业产品。
腾高唐泪一吹再吹唐泪的牛逼
唱跳之王,我不敢笑怕被打[笑着哭]
四大天王的地位无人能取代,黎明最帅,90年代最红,神一样的存在,不愧为四大天王之首天帝黎明。90年代谁也阻挡不了四大天王爆红,别说什么谭张不退出,就没有四大天王,这都是扯淡,反正90年代四大天王就是个传奇,无人能终结四大天王,谁也终结不了,与其说是谢霆锋和任贤齐终结,不如说是黎明和张学友的退出,才宣告四大天王的时代结束!
那几年,每到录像厅播放十大金曲颁奖典礼的时候都去看,每次都期待郭富城出场的惊艳,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真不懂,唱跳对那个年代的人是多么牛逼的事情
吹得他胀?
你天天这样吹,只会让更多的人讨厌老郭!
郭富城是混进去的,演唱会都没几首经典歌。
郭吹唐泪借尸还魂,死灰复燃
刘崽
[笑着哭][笑着哭]
不踩不抬,他们确实那个时代最火的明星,不过能红到现在的才是真厉害
歌好谁唱都会火。可惜港台没什么原创歌曲,都是抄袭欧美日韩的曲,
半桶水是谁,谁就吹最大:啊啊啊,给我一杯半桶水……
郭富城
郭富城排第三,或第四
现在看那个老明星名气大,就得看他粉丝多能够吹,还要会碰瓷。
四大里面郭富城最差
王杰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是四大天王之一?既然不是 ,那就证明实力还不够。
张学友的演技也很好。
唐泪是郭富城的乖孙子,看标题就知道又在吹他郭爷爷[点赞]
唐三目最大
[滑稽笑]那个唐魔怔,你主人是个小矮个
郭富城被吹得比较大,被唐泪吹成了气球[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