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堕入低谷期,已经有超过一年时间,这也导致其与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两大新势力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小鹏汽车上个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小鹏上半年总营收91亿元,同比减少38.9%,上半年的净亏损高达51.4亿元。毛利率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再次出现负数毛利率,小鹏汽车还没有度过危险期。
陷入泥潭的征兆,小鹏G9上市遇冷
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交付量为4.14万辆,同比下降了39.9%。相比去年同期,小鹏只增加了一款全新车型——小鹏G9。去年9月,本来承载着引领品牌向上重任的一款车型,在上市首日紧急修改产品价格配置表,小鹏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暴露无遗。为了守住30万的价格底线,即便经历一轮又一轮“价格战”,小鹏G9的价格依旧保持坚挺。销量也不出所料,持续低迷,今年上半年月销量平均在一千台上下,自小鹏G6上线之后,销量已经跌破了一千台。小鹏P7在中期改款后也并未如愿拯救小鹏汽车的销量,销量暴跌在意料之中。
小鹏G6,小鹏汽车的“破冰船”
在沉寂许久之后,小鹏终于推出了全新SUV车型——小鹏G6。基于全新平台打造,800V高压平台,CTP电池技术,最新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产品力和小鹏G9一样,属于同期产品阵营前列。更关键的是在于定价,小鹏G6只要20.99万起,比小鹏G9整整便宜了10万。难怪有人曾调侃,小鹏G6上市,被背刺最惨的是小鹏G9,从两台车的销量变化来看,小鹏G9的销量的确受到了小鹏G6的影响。
小鹏G6的产品力有目共睹,但是在上市后首月居然只交付了不到4000辆新车,让人捏了一把汗。何小鹏极力解释,产能还处于爬坡期,甚至还亲自到生产流水线上“打螺丝”进行验证。好在小鹏G6在8月份终于交出了一份勉强合格的销量成绩,超过了7000台,下个月有望冲击月销一万的目标。手握好产品,却在产能上掉链子,这也从侧面也反映了小鹏汽车内部还是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订单流失。初步看来,小鹏G6已经完成了“破冰船”的任务,接下来能走多远,还要看何小鹏这位舵手如何决策。
否极泰来,大众和滴滴抛来橄榄枝
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都不假。在遭遇外界几乎一致看衰的情况下,小鹏汽车收获了大众汽车抛来的橄榄枝,大众汽车注资7亿美元,换取小鹏汽车约4.99%的股份,双方将在纯电平台和智能化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对于缺乏资金的小鹏来说,大众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不仅真金白银支持,还帮助小鹏汽车打开了技术输出的渠道,实现了资源最大化,进一步降本增效。
在大众汽车之后是滴滴出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滴滴出行不仅对营运车辆有着极大的需求,还曾涉猎造车业务,但由于种种原因,造车业务未能最终落地,只能打包出售。小鹏汽车再一次被选中,仅用不到5%的股权就买下了滴滴的造车业务资产。据称,该项目已经十分接近于量产状态,这无疑为小鹏省下了巨额研发费用。除此之外,双方还将共同推出代号为“MONA”的A级纯电动汽车,计划明年量产,新车将直接投入滴滴平台的网约车,保守估计每年的销量规模在10万辆左右。简单来说,小鹏汽车不仅收获了一款准量产状态的新车,还提前锁定了10万辆新车的订单,即便产品均价落后于蔚来和理想汽车,也能够通过销量上的优势弥补差距。
小鹏汽车近一年的遭遇可以用“天无绝人之路”来形容,在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下,何小鹏从长城汽车找来了经验丰富的王凤英。公司管理架构调整初见成效,新产品G6上市缓解了销量低迷的危险处境,再接着和大众、滴滴达成合作,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小鹏汽车并不能掉以轻心,面对上游竞争对手的打压,还需要在打磨产品方面继续努力,“价格战”会有终点,“技术战”不会;面对后来者的追赶,少犯错才能不被超越。(文/阿豪)
比起抨击国产新能源车企的亏损,更应该给予耐心和鼓励
实不相瞒我当初就是唱衰国产车的一员,现如今策反成了鹏友,只能说国产车是真的香啊
希望看到更多的国产品牌获得成功
市场竞争激烈,能坚持已经很不错啦,加油吧,国产新能源!!!
小鹏问题出在销路,其实汽车堪比特斯拉。怎么找弟弟滴滴出行来拉增长销量呢,一旦G6满大街跑滴滴的话,这个款式就意味着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