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娘子传奇》以玉山主人的《雷峰塔传奇》和梦花馆主的《白蛇全传》为蓝本改编,讲述了白素贞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由赵雅芝与叶童联袂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缔造了超高收视率——该剧于1992年11月15日在台湾台视首播,1993年2月1日引进大陆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播映;同年该剧获日本第二十届国际电视美术展金牌奖。《新白娘子传奇》取景地为大陆、制作方来自台湾、演员阵容主要来自香港与台湾……这样一个汇聚并汲取了两岸三地的优势与精华的影视作品,能够成为了一代国民心中的经典也就不足为奇了。
剧中推陈出新之处在于《新白娘子传奇》宛如一出音乐连续剧:主题曲、片尾曲、插曲,大多数为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左宏元所谱曲的“新黄梅调”。可能普通人会对此感到困惑:这些歌曲明明就是以流行音乐为基调,加上富有中国风的戏曲元素在里面,怎么就衍生出了一个新名词:新黄梅调?
既然OST经典、优美、朗朗上口,那么小志就带您重温《新白娘子传奇》,认识“新黄梅调”。
《新白娘子传奇》的制片人曹景德在同名电视小说的序言中写道:“当初,台视节目部经理熊廷武先生找我去,他说他一直有个构想——做一出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著重黄梅调表现的连续剧。于是,指示要审慎地去思考研究”。
“白素贞与许仙的爱琴故事除了内容家喻户晓,能引起大家共鸣之外;在表现手法上,也较容易创新。譬如,剧中的黄梅调,特请知名作曲家左宏元先生,创作了所谓的「新黄梅调」”。
台湾知名作曲家左宏元祖籍安徽,出生于安徽,后来到了台湾,年轻时就对各种戏曲很有研究。不过,他在接到为电视剧作曲这项工作时还是颇为头疼。因为时代在变,黄梅调这种形式在影视剧中出现已经有些过时,如果纯粹移植黄梅调来作曲,市场反应恐怕不好,所以他希望作曲能创新。在不断争取下,他说服了熊廷武,创作了“新黄梅调”。
为什么会被称作是“新黄梅调”呢?左宏元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为电视剧的十多首谱曲的整体味道是民族的,而素材是抒情、潮流的。”他为《新白娘子传奇》制作的音乐把现代跟古典相结合,使用的是现代化的合成乐器演奏;但是片头、片尾以及接近尾声出现的笛子、胡琴等乐器的演奏,一听就知道音乐来自于东方。
虽然,音乐是有所改良、创新;不过电视剧中唱歌的形式,的确来源于黄梅调电影。为什么在1990年代初,台湾台视会策划拍这么一部着重表现黄梅调的电视剧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台视的经理认为流行都是循环的。按照他的想法,黄梅调在萤光幕和银幕前已经消失了很久,1990年代正是翻新再流行的好时候。
不过,新黄梅调出现后,很多观众表示并不能接受,觉得古典味尽失。新黄梅调和黄梅调也几乎没有关联。所幸,《新白娘子传奇》在播出后,观众普遍接纳了剧中一言不合就唱歌的模式,新黄梅调也成为了中小学生的最爱。传到大陆后更是家喻户晓、传唱一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梅调电影在台湾、香港和东南亚风靡一时。
从1950年代末开始的十多年中,台湾、香港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华语电影海外市场,几乎被黄梅调电影垄断。直到1960年代末期,黄梅调电影的垄断地位才被新兴的国语歌舞片、武侠片和侦探片取代。从1970年代开始,台湾还拍摄了《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部黄梅调电视剧,这成为后来拍摄《新白娘子传奇》的基础。直到现在,黄梅调电影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中的影响仍然广泛存在,新加坡有的学校还将黄梅戏纳入了中小学课程。
就其美学价值而言,黄梅调电影以传统戏曲舞台表演为基础,化繁为简地揉和当代电影拍摄技巧与表演方式,同时整合时代曲式的唱腔,乃至民族舞蹈化的身段动作,以及叙事电影「写实主义」导向的布景美术设计。这不仅成为当代电影工作者与观众间「意外达成」的产销默契,在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过程中更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