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结:30元一斤的山珍,美味的嫩芽和价值更高的根部

云海拾光 2025-03-26 14:57:58

春日清晨,皖南棠樾村笼罩在薄雾之中,一位七旬阿婆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

她正准备烹制一道特别的菜肴——牛尾结,一种在当地被视为珍馐的山间美味。

如今,这种山珍的身价已达30元一斤,这不仅是因为它嫩芽的美味,更源于其根部极高的药用价值。

在城里的菜市场上,野生牛尾结的价格常常让人咋舌,一些不良商贩甚至用人工种植的粗根冒充野生牛尾结牟取暴利。

老饕们有一套自己的辨别方法:真正的野生牛尾结根须纤细如发丝,断面会呈现出琥珀色的芯髓,并散发着独特的药香;而人工种植的牛尾结则显得肥硕,缺乏香味,煮汤时也不会泛起金边。

在皖南的棠樾村,牛尾结的烹饪方法代代相传。

七旬阿婆回忆起,早年间,她用柴灶铁锅烹制牛尾结,嫩茎入水汆烫的瞬间,山林特有的草木香便弥漫开来。

据说,当年汪兆铭避居皖南时,品尝过这道菜后,竟对荤腥提不起兴趣。

如今,阿婆的孙辈在县城开了一家私房菜馆,菜单上,“牛尾结芙蓉羹”赫然在列,每日限量供应十份,吸引着无数食客慕名而来。

年轻的主厨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烹饪方式,尝试用分子料理技术提取牛尾结根须的精华,希望让这千年药食走出深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牛尾结的嫩芽最适合用来炒蛋。

将嫩茎切段焯水,土鸡蛋打散,在烧热的铁锅中,用猪油将二者翻炒,再撒上一把松木熏制的火腿末提鲜,滋味妙不可言。

正如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言:“山家清供,胜却玉盘珍馐。”除了炒蛋,牛尾结还可以凉拌,翠绿的茎段配上酱汁,清爽可口,是佐酒的佳肴。

除了食用价值,牛尾结的根部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元代《饮膳正要》中记载,牛尾结的“根如牛尾,能通筋活络”。

在武当山紫霄宫,道长用三十年陈艾灸配合牛尾根汤为香客调理身体,取“草木相生,阴阳相济”之意。

采药世家的王师傅介绍,采挖牛尾结的根须需要极高的技巧,必须顺着石纹轻撬慢起,否则容易断须损形。

他家珍藏着一把祖传的鹿骨挖铲,据说光绪年间,他的太爷爷就用这把工具挖牛尾根,当时牛尾根的价格与等重的银钱相当。

要区分牛尾结和它的“双生子”金刚藤,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醒:“菝葜类多刺者不可食”。

经验丰富的采药人会用柴刀背轻刮茎秆,如果蹭出白浆,便是金刚藤。

金刚藤味苦如黄连,虽然不能食用,却是治疗风湿的良药。

这种鉴别方法与《农政全书》中记载的“以手拭茎,滑者可啖”的古法不谋而合。

清明前后,皖南的集市上,经常能看到白发翁媪叫卖牛尾结的场景。

他们将带着露水的嫩茎整齐地码在青石板上,吸引着来往的行人。

有经验的买主会轻掐茎尖,只有渗出乳白色汁液的才是上品。

这让人想起陆游“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千年流转,山野之味依然牵动着中国人的味蕾。

从皖南山村到都市餐桌,从古代药典到现代分子料理,牛尾结完成了跨越千年的华丽转身。

这株不起眼的山野精灵,承载着《诗经》“采采芣苢”的古老意象,也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那么,你是否愿意尝试一下这来自山野的珍馐,体验它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呢?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