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看人心了,大S尸骨未寒,身边人的“獠牙”就亮出来了

婵云龙游 2025-02-18 13:40:36

大S的骤然离世却揭开了一场关于金钱、抚养权与"深情"的连续剧。当包机费用成为争议焦点,当子女抚养权引发"战争",当各方竞相展示"谁更爱大S",这场本该庄重的送别仪式,在各方的利益角力中变成了一场眼花缭乱的"獠牙"展示会。一场看似简单的包机费用,却演变成了一出复杂的人性戏码。

谁也没想到,大S离世后的第一场风波,居然是为了一笔包机费用。这笔原本用来完成逝者最后旅程的费用,却成了各方角力的焦点。张兰一个点赞,瞬间引爆了舆论的导火索。

当她为汪小菲包机送大S骨灰回国的消息点赞时,网友的怒火立刻指向了徐家。戏剧性的一幕随即上演。小S站出来接受媒体采访,语气坚定地表示包机费用是她和丈夫支付的。

更有航空公司出面证实,确实是小S支付了这笔费用。舆论的风向瞬间发生了逆转,汪家母子的社交账号因此被封。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狗仔葛斯齐的爆料又给这场风波添加了新的戏码。他指出,其实最先提出要包机接孩子回来的是汪小菲。而小S是在看到新闻头条后,才临时改变主意,让自己和丈夫来支付这笔费用。

一笔包机费用,竟然牵扯出如此多的恩怨情仇。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指责,把一件本该体面的事情,变成了一场公众眼中的闹剧。这哪里还是在完成逝者的最后旅程?

分明是在为各自的面子和立场在较劲。一边是想要展示"好前夫"形象的汪小菲,一边是要证明"好妹妹"身份的小S。这场争执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在公众的注视下,每个人都想扮演那个最有情有义的角色。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真正的深情,从来不需要靠一笔费用来证明。如果说包机费用之争还只是一场表面的闹剧,那么接下来的抚养权之争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这本是一个毫无争议的问题。专业律师分析,汪小菲作为孩子的亲生父亲,带走孩子是理所应当的选择。可谁能想到,这个本该顺理成章的决定,却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波。

S妈黄春梅的一句"要上战场",瞬间点燃了整个事态。这位悲痛中的母亲,仿佛一夜之间化身为冲锋陷阵的战士。而张兰这个"战斗力满格"的前婆婆也不甘示弱。

她秒变"战兰",放出狠话:"别人要发动战争,你就要准备弹药。"两位长辈的隔空喊话,让这场原本就不平静的风波更添火药味。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就连与抚养权毫无关系的具俊晔也突然插了一脚。

他站出来声称要维护孩子的遗产权益,这让整个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一时间,各种传言四起。台媒煽风点火,说汪小菲丢下两个孩子和现任妻子飞回北京。

网友又爆料说是S家拒绝在户籍迁出文件上签字。这场本该以孩子利益为重的抚养权之争,俨然演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有人都在高喊为了孩子好,却没人真正静下心来想想孩子需要什么。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却忽视了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安定的生活环境。最讽刺的是,当年轰轰烈烈的"世纪婚礼"如今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战争。那些曾经在镜头前秀恩爱的场景,此刻全部化作了剑拔弩张的对峙。

双方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带着刺的玫瑰,表面光鲜,实则伤人。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竟然是两个无辜孩子的抚养权。他们仿佛忘记了,在这场成年人的较量中,受伤最深的永远是那两个还不谙世事的孩子。

那些所谓的"为你好",都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就在抚养权之争愈演愈烈之时,另一场更为荒诞的戏码也在上演。这是一场"谁更爱大S"的竞赛,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才是最深情的那个。

汪小菲选择了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他淋着雨跪在地上,上演了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深情戏码。小S则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思念。

她晒出姐姐的遗物,用迟到的姐妹情深来表达自己的悲痛。具俊晔用身体变化来诠释自己的哀思。短短时间内暴瘦12斤,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深情佐证"。

S妈则用更直白的方式表达悲伤。"心里破个洞"的表述,恨不得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她的痛。反倒是张兰的表现最为克制。

她选择停播三天,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前儿媳的尊重。这场"比惨"大赛还远未结束。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大S的"挚友"贾永婕的表现。

从大S离世开始,她就像装了摄像头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着一切。她描写大S离世后的神态,具俊晔的状态,两个孩子想念妈妈的模样。更令人不适的是,在这些悼念文章的间隙,她还不忘发布广告。一会儿穿红衣笑容满面,一会儿又说想念大S。从私人追思会的现场情况,到亲友的表现,再到具俊晔的身体状况。她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直播机器,将每一个细节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那些本该属于私密的追思时刻,在她的笔下变成了博眼球的素材。这哪里是在悼念一个逝去的朋友?分明是在利用友情博取关注度。更讽刺的是,大S生前最厌恶的,就是这种将私生活暴露在公众视野下的行为。大S生前为家人遮风避雨,为朋友排忧解难。死后却成了各方博弈的筹码。她最后的愿望,是想要安安静静地离开。可惜,这个简单的心愿,却被身边的人忽视了。那些号称最爱她的人,恰恰是最不尊重她意愿的人。或许,对逝者最大的爱,不是急于展示自己有多深情。而是真正尊重她的选择,让她安静地离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