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难以想象,在战火纷飞、宗教极端主义盛行的阿富汗,竟然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它是中亚最大的性输出国。
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残酷的现实。
在***的严酷统治下,女性被剥夺了几乎所有权利,生存举步维艰。
邻国伊朗的经济制裁也使得当地就业机会稀缺,底层民众生活困苦。
这样的双重困境,将许多阿富汗女性推向了绝境。
她们大多是战争遗孀,没有工作技能,也没有合法身份,为了生存,为了养活孩子,不得不做出令人心碎的选择——**易。
她们的“工作场所”通常在伊朗的城市郊区,隐秘而危险。
她们像幽灵一样,在凌晨的黑暗中穿梭,用身体换取微薄的收入。
在伊朗,什叶派教法中的“临时婚姻”制度,为**易提供了一种合法的掩护。
这种短期婚姻,短则一天,长则十年,实际上就是变相的**易。
从16世纪的萨法维王朝开始,临时婚姻就在伊朗普遍存在,成为上层社会心照不宣的秘密。
阿富汗的性输出形成了两种主要的产业模式。
一种是马什哈德模式,阿富汗女性难民组成“黑罩袍联盟”,利用什叶派圣地朝觐路线作掩护,进行跨境**易。
她们甚至开发出“信仰之旅+性服务”套餐,客户中不乏伊朗的边防军和***士兵。
另一种是德黑兰模式,由于原文没有详细展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600万阿富汗人流离失所,其中300万涌入伊朗。
1989年苏军撤离后,阿富汗陷入军阀混战,1994年***崛起,难民潮加剧,伊朗的阿富汗难民超过500万。
2001年美军入侵阿富汗,推翻了***政权,伊朗在之后20年强制遣返了500万阿富汗人。
但到2020年,伊朗仍有300万阿富汗人。
2021年美军撤离,***再次上台,引发新的逃亡潮。
到2023年,伊朗境内的阿富汗人官方数据激增到500万,民间数据更是高达1000万,而伊朗总人口只有9000万。
在这些阿富汗难民中,约45%是女性,很多是战争遗孀,她们没有工作签证,只能从事帮佣等低薪工作。
在伊朗经济制裁的大背景下,她们的日薪 often 不足3美元,远低于伊朗规定的最低工资7美元,而且还经常被雇主克扣或性骚扰。
在亚兹德,一些青旅雇佣阿富汗女工,仅仅是因为她们便宜,一个月只需支付500元人民币。
试想,一个阿富汗女人,在举目无亲、生活无着的异国他乡,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德黑兰的地下性工作者中,阿富汗女性占比高达50%,而在马什哈德等边境城市,这个比例超过90%。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揭示了阿富汗女性的悲惨命运。
她们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战争、贫困和社会不公的缩影。
从苏联入侵到美军撤离,再到***的再次掌权,阿富汗经历了数十年的动荡和苦难。
这片土地上的女性,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重担。
她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我们该如何帮助她们摆脱困境?
国际社会又该如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